推開自己房間的木門,他即刻開始整理行裝。
這半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真定府的妻子。
但張克軍令森嚴,出征期間嚴禁攜帶家眷,以免被敵人抓住弱點。
即便燕州的一些大戶送來美人,張克也隻能讓人先送回真定府妥善安置。
溫柔鄉是英雄塚。
依照軍規,他們僅能在輪休時返回真定府探親。
白燼望著呂小步匆匆離去的背影,深知將家屬遷到草原定居的條件還不成熟。
草原條件艱苦異常,中原百姓實難適應,家屬更容易成為軟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燕山突騎兵僅五千之數,卻要鎮守數十萬牧民,依靠的是過往戰功積累的威名,以及實實在在的軍事實力和財力支持。
夜幕降臨,天賜城的燈火在草原上格外醒目。
白燼站在城牆上,望向遠處星星點點分布的牧民小木屋,草原正逐漸從遊牧向定牧轉變。
“總管大人。”
一名親兵快步走來,彙報道,“翁牛特部與克什克騰部就冬牧場問題爭執不下,請求大人仲裁。”
白燼冷笑一聲,下令道:“讓他們依照規矩行事,進行五人死鬥,違反者,各部共同討伐。”
所謂規矩,便是白燼所立的“五人死鬥”法。
兩個部落各選派五名勇士進行決鬥,獲勝一方贏得有爭議的牧場。
往年此時,草原早已戰火紛飛,大部落常劫掠小部落的牧場和牲畜,為過冬做準備。
今年則不同。
燕山軍實行完全貿易開放政策,且有兩次軍事行動分紅,各部落的生存壓力大幅減輕,但仍有部分貪心不足的部落蠢蠢欲動。
白燼借此機會定下此規矩。
此法優勢在於平衡,大部落的人數優勢被限製在五人,小部落的勇士為保護牧場往往會拚死一戰。
以五人對五人,勝負難測。
白燼能仲裁草原的威信並非憑空而來。
半年來,他率領軍隊劫掠東狄濟爾哈琅豪革的大軍,繳獲頗豐,還直接俘虜了整個西羌野利部落後方部眾。
戰利品和賞賜讓歸順的部落無需擔憂難以熬過寒冬。
草原人極為實在,誰能帶領他們搶掠獲利,誰能保障他們衣食無憂,誰便是最好的可汗。
更何況,燕山軍的實力足以隨時擊潰任何一個不安分的野心家。
憶起首次仲裁的情景,當時因東狄戰利品分配不均,有個部落不服。
呂小步二話不說,光著膀子便上場開啟首輪仲裁,如殺羊般徒手捏死對方五名勇士。
血染草原後,該部落立刻老實下來。
白燼順勢處罰扶持老酋長的大兒子上位,從張克處要回部落人質。
整個過程乾淨利落,未起絲毫波瀾。
至於新酋長是否會“孝順”老父親,並非他所關心之事。
他要的隻是樹立燕山軍威嚴,即挑戰燕山軍可以,但輸了便要交出酋長之位。
即便有人妄圖反抗,部落裡的絕大部分牧民和小貴族也不會追隨。
權力仍掌握在他們家族手中,不過是換個人擔任酋長而已,除老酋長的幾個心腹外,其他人犯不著拚命。
————
冬季戰爭在秦州的可行性
黃河結冰:冬季黃河尤其是靈州、興慶府段)冰封,西夏騎兵可跨河突襲宋境如1081年宋軍五路伐夏,因冬季黃河未完全結冰而失敗)。
草原雪層較薄:西夏核心區河套、河西走廊)雪量不如蒙古高原深厚,騎兵仍可機動。
1040年三川口之戰冬季突襲)
西夏元昊趁寒冬黃河結冰,繞過宋軍防線,突襲延州今陝西延安),大敗宋將劉平、石元孫
1082年永樂城之戰冬初)
西夏利用冬季宋軍築城未完工之際,切斷水源、圍困永樂城,宋軍凍餓潰敗,死者二十餘萬。
1126年趁金滅北宋之機冬季南下)
西夏聯合金國,冬季攻占宋西北邊境的西安州、懷德軍,掠奪物資。
冬季戰略目標和軍隊規模受限
冬季多用於突襲、圍城,而非滅國級大戰,積累戰略優勢,等待春季發動總攻
宋代邊將如範仲淹、種世衡等,均強調"冬防甚於夏備",正是針對西夏這一作戰規律。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