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仙不敢有半點放鬆——寧遠城意外陷落,東狄肯定會發瘋。
他還不知道高麗的火有沒有點起來,萬一東狄舉國來攻,接下來的寧遠城,必將麵臨更慘烈的反撲。
軍功必須立刻兌現,才能保證大軍的戰鬥力,所以他特意從山海關多帶了一批軍法官過來。
這些軍法官,平日裡是燕山軍裡的“白袖套”督查,都是吳啟挑選的——要麼是受傷或年紀大的退役老兵;
要麼是燕山軍學校裡年紀稍大的學生娃;
主要是些老實本分品行端正,認死理的軸人。
吳啟帶兵有個規矩:好時跟士兵同吃同住,能替傷兵煎藥;
可要是有人敢貪墨軍功、造假邀功,就是全家連坐,甚至當著犯兵的麵處決所有家人。
這種一手恩義一手刀的手段,讓軍中所有人聞風喪膽。
也正因如此,軍法隊在燕山軍軍中很不受待見——除了登記軍功時,其他時候各營士兵都不願跟他們來往,事兒媽。
戰時禁酒,士兵的儀容儀表也得嚴整,哪怕是頭盔戴歪了,都得當場挨板子,就算是營裡的百戶,也護不住。
燕山軍故意讓這些最得罪人的督查軍法官負責軍功登記和點驗俘虜、首級,是吳啟給張克提的建議——這些人平日裡乾的就是得罪人的活,要是敢在軍功上貪墨,最容易被舉報;一旦查實,就是全家連坐,沒人敢冒這個險。
所以軍功登記得一絲不苟:首級按百戶隊編號對應戰功,一個都不能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俘虜逐個錄供詞、畫押。
賬簿攤開,寒風刮得紙頁嘩嘩響,墨跡在低溫裡凝滯得慢。
軍法官們一邊嗬氣暖筆,一邊飛快地記錄,字字都像刀刻一樣,入紙三分。
常烈把大軍指揮權交給韓仙後,沒歇片刻,就點了兩千騎兵,準備繼續南下。
目標很明確:破壞掉煙台河往南的所有渡口和橋梁,讓山海關的東狄主力退無可退,在二百裡遼西走廊裡慢慢的凍死、餓死。
反正燕山軍的補給走海路,占著覺華島,寧遠城就餓不著;
甚至可以把船開進興城西河,在離寧遠城不到一裡的地方建渡口,補給更方便。
哪怕到了占儘優勢的此刻,燕山軍也沒打算正麵決鬥——決鬥是英雄的事,他們是獵人,要以最小的代價獵殺獵物。
不會等著東狄孤軍搞困獸猶鬥、死亡衝鋒,而是繼續用放血打法,一點點耗死對方。
常烈翻身上馬,對著騎兵們喊:“出發!動作快!彆給東狄人留活路!”
兩千騎兵跟著常烈往南衝去。
馬蹄聲在雪地上回蕩,漸漸遠去。
韓仙站在城門口,看著他們的背影,又轉頭看向城內——士兵們還在清理戰場,軍法官們還在登記軍功,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
城牆上,燕山軍的大旗還在飄著。
小雪又開始飄下來,落在雪地屍體上、落在旗幟上,慢慢掩蓋著昨夜的血腥,卻蓋不住燕山軍的殺氣。
而燕山軍的士兵們,吃完肉湯,又開始忙碌起來:有的清理城門,有的搬運城門口大車糧草,有的修繕燒毀的城樓。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