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陸抗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9章 陸抗(1 / 2)

建興二年,建業城被如絲如縷的細雨籠罩著,整座城仿佛沉浸在一片朦朧的愁緒之中。

細密的雨絲紛紛揚揚地飄落,打在青石板路上,濺起一朵朵微小的水花,發出輕柔的“滴答”聲,仿佛在訴說著無儘的哀傷。

在那莊嚴肅穆的靈堂前,九歲的陸抗靜靜地跪在蒲團上,雙眼緊緊地盯著父親陸遜的棺槨。

棺槨被緩緩放下,一點一點地沉入墓穴,每一寸下沉,都仿佛是在陸抗的心口重重地敲了一下。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舍與悲痛,小小的身軀在雨中微微顫抖,卻依舊倔強地挺直脊梁,似乎想要用這種方式來銘記這悲痛的時刻。

青銅長明燈在雨霧中明明滅滅,昏黃的燈光在水汽中顯得愈發微弱而迷離。

那閃爍不定的光芒,宛如父親陸遜在世時,為東吳殫精竭慮的一生,充滿了起伏與波折。

陸抗靜靜地凝視著長明燈,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三日前。

那時,父親躺在床上,形容枯槁,然而,當他伸出骨節嶙峋的手握住陸抗時,那手上卻仍有力道。

父親的眼神深邃而堅定,仿佛藏著無儘的期許與囑托,他緩緩開口,聲音雖虛弱卻擲地有聲:“抗兒,記住西陵的風。”

西陵的風,那是怎樣的風啊?年幼的陸抗心中雖不完全明白父親話語中的深意,但他知道,西陵的風一定承載著父親對他的殷切期望,以及對東吳江山社稷的深深憂慮。

那風,或許帶著西陵戰場上的硝煙味,或許夾雜著父親在那片土地上的壯誌豪情與艱辛付出。

此刻,在這細雨紛紛的靈堂前,父親的遺言如同洪鐘般在陸抗耳邊回蕩,讓他幼小的心靈中,悄然種下了一顆責任與擔當的種子。

建興二年的建業城飄著細雨,九歲的陸抗跪在靈堂的蒲團上,看著父親陸遜的棺槨緩緩沉入墓穴。

青銅長明燈在雨霧中明明滅滅,他突然想起三日前父親握著他的手,骨節嶙峋卻仍有力道:\"抗兒,記住西陵的風。\"

那時的陸抗尚不知西陵意味著什麼,隻記得父親臨終前望著建業城西北方向的眼神,像是要看穿重重山巒,看到長江上遊那座扼守東吳命脈的城池。

直到多年後他站在西陵城頭,聽著江水拍岸的轟鳴,才真正懂得父親最後的叮囑裡,藏著整個東吳的生死存亡。

陸遜的葬禮規格極高,孫權親自素服臨吊,這是對這位白衣渡江、大破關羽的名將最後的禮遇。

但陸抗注意到,皇帝離去時的背影有些佝僂,眼角的淚痕在雨水裡暈開——那不僅是君臣相惜,更是東吳失去擎天柱的悲愴。

陸家老宅的梧桐葉沙沙作響,陸抗拾起一片帶雨的葉子,葉脈間流淌的水珠像極了父親鎧甲上凝結的血珠。

十四歲的他被拜為建武校尉,領父親部曲五千人時,終於明白自己接過的不僅是帥印,更是東吳的半壁江山。

赤烏八年的西陵城被秋陽曬得發燙,二十歲的陸抗第一次踏上這座傳說中的城池。

城牆斑駁的磚石上,還留著當年劉備伐吳時的箭痕。

他撫摸著城垛,突然理解了父親為何總在書房掛著西陵的輿圖——這裡是東吳的西大門,是上遊晉軍順流而下的必經之路。

彼時的晉武帝司馬炎已完成北方統一,正厲兵秣馬準備南征。

陸抗在西陵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沿江烽火台重新修繕。

他帶著士兵徒步勘察地形,在險峻處增設暗堡,在河灘邊埋下拒馬。

當寒風吹起他的戰袍時,年輕將領的眼神裡已有了老將的沉穩。

一次巡防途中,陸抗救下了被山賊圍困的西陵縣令之女蘇月。

這個聰慧的女子後來成了他的紅顏知己,常與他在城樓上談論兵法。

\"晉軍若攻,必以水軍為主。\"蘇月指著江心來往的商船說,\"但西陵的地勢,正可借江水之力。\"陸抗望著奔騰的長江,心中已有了破敵之策。

鳳凰元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西陵都督步闡的叛變如驚雷般炸響。

這個駐守西陵多年的老將,竟獻城歸晉,還將城中的防禦圖一並交給了晉軍。

陸抗連夜點齊三萬精兵,冒雪西進。


最新小说: 開局投資落魄師尊,萬倍返還鴻蒙經 係統通萬界,我媽的小賣部被搶空 綁定扶持,開局暴擊十萬倍 高武:天賦差?我直接氪金加點 重生帶引擎 吳恩達的咒語 心聲泄露之後 闖靈山,踏淩霄,我為西遊第一仙! 我在修仙界搞關係 搬空養父母家,七零真千金養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