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第25章團練積分_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嘉慶變法:數據治國 > 番外二第25章團練積分

番外二第25章團練積分(1 / 1)

鹹豐元年二月初十,長沙淪陷次日,湘江西岸的湘潭鎮籠罩在細雨中。鑲黃旗參領崇厚盯著練兵場上的八旗兵丁,手中竹製算盤珠撥得飛響——每顆牛骨算珠皆經盛京匠人之手,以長白山鹿骨磨成,黃珠浸過蘇木染成赭色,藍珠用靛青上色,白珠保留骨茬原色,框架刻著滿族特有的"雙陸紋"變體鐵錨紋。他袖口的鐵錨紋白布邊緣,用滿繡技法繡著幾何紋,針腳細密如算珠穿孔。

"正白旗巴布泰,斬敵三名,黃珠三!"

"鑲紅旗額爾金,護糧車五輛,藍珠二!"

崇厚的算盤梁上掛著塊銅牌,刻著滿漢雙語"軍功如籌"。他身後的"軍功算台"上,十二名鐵仙會匠人正用盛京骨算具核計積分,算珠碰撞聲帶著關外凍土的冷硬——這些鹿骨珠經冰雪煨製三日,再用遼東沙打磨,是滿族傳統工藝的遺脈。

卯時三刻,曾國藩帶著湘鄉團練前來會師。他望著士兵腰間的鹿骨算盤,指尖劃過算珠上的蘇木染痕:"崇厚參領,此珠色如八旗戰旗,倒有白山黑水之風。"

"曾大人好眼力,"崇厚撥弄鹿骨珠,"鹿骨取"逐鹿中原"之意,蘇木染珠仿自盛京兵甲塗色。"他輕叩竹製框架,"不過這湘妃竹框,倒是請衡州漢族匠人所製,取"竹報平安"之兆。"

曾國藩點頭,從袖中取出一具湘鄉竹算盤:"巧了,湘鄉團練用的是斑竹算盤,竹料出自韶山衝,經老篾匠用湘江水浸足九九八十一天。"這具五檔算盤長不過五寸,竹珠以茶油浸泡月餘,"上二珠當五用湘妃竹,下三珠當一用斑竹,剛柔相濟。"

崇厚接過算盤,嗅到竹珠間隱約的茶油香:"聽聞漢族匠人製竹器,講究"冬伐竹,春製器"......"

"正是,"曾國藩指著竹珠穿孔處的包漿,"此珠已製三年,竹性全去,搖之無聲,最宜夜戰核計。"

話音未落,探馬急報:"太平軍先鋒已過靳江!"崇厚揮旗啟動"鐵錨陣",紅黃藍白令旗翻飛間,瞥見曾國藩腰間的竹算盤袋——袋麵用漢族刺子繡技法繡著"算珠報國",與八旗的滿繡風格迥異,卻同樣針腳密實。

巳時,靳江渡口。八旗兵列陣迎敵,胸前鹿骨算珠隨呼吸輕晃。崇厚手持《方陣令旗圖》,見鑲白旗報來斬敵七十四名,遂用湘鄉竹算盤分算:上二珠當五,下三珠當一,七顆大珠三十五)加四顆小珠四),恰為三十九,再以滿製十珠彙總為七黃珠加四子珠——鹿骨珠的冷硬與竹算盤的溫潤相佐,竟無絲毫滯澀。

未時,混戰中。正紅旗士兵巴圖魯撥出三顆黃珠三十軍功)換救治權,指腹摩挲鹿骨珠麵的冰裂紋——這是滿族匠人特意保留的自然痕跡,稱作"骨魂紋"。他忽然想起營中漢族老匠曾說,竹算盤的斑竹淚點也是"天地刻痕",與骨珠裂紋異曲同工。

申時,太平軍後撤。崇厚用湘鄉竹算盤彙總積分,鹿骨珠與竹珠的碰撞聲竟如滿漢戰鼓合鳴。他摸著周明遠的鐵錨紋骨珠殘片,對曾國藩道:"明日起,八旗算具可兼用鹿骨與斑竹,讓滿漢匠人互學技藝。"

曾國藩撫掌:"甚好。湘鄉竹匠能製骨珠穿孔工具,盛京匠人或可傳竹器防凍之法。"

酉時,轅門公示牆。數百麵滿漢合璧的算盤串成屏風,鹿骨珠的赭藍白與竹珠的青褐相映成趣。巴圖魯的算盤上,三顆鹿骨大珠當十五)加六顆竹製小珠當六),清晰記著"斬敵二十一",鹿骨的冷冽與竹珠的溫潤在夕陽下渾然一體。

亥時,崇厚在中軍帳用湘鄉竹算盤核計戰功,算珠碰撞聲與帳外湘軍匠人用竹製量尺調試抬槍的"哢嗒"聲相應和。他望向長沙城頭的龍鳳旗,手中算盤的斑竹框架映著燭火,忽然明白:無論是長白山的鹿骨,還是湘南的斑竹,匠人手中的算具終究殊途同歸——算珠上刻的不是滿漢之分,而是天下匠人共有的刻度。

喜歡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家收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這一世,咫尺天涯 末世:怪物入侵,我靠打喪屍崛起 諸天從維京開始 回到清朝做買辦 搞錢難?我在人間畫魂賺麻了 怎料是枯木又逢春 白月光的心動軌跡 鬥羅:王冬兒重生,成武魂殿團寵 帶著大國重器回年代,開局截胡廠花 你們真是害苦了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