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第13章視察紗廠_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嘉慶變法:數據治國 > 番外五第13章視察紗廠

番外五第13章視察紗廠(1 / 1)

1912年11月8日,上海的冬雨敲打著紗廠的玻璃窗,周自齊站在細紗機旁,算籌筒擱在轟鳴的機器上,筒底「工」字與金屬機身碰撞出細碎的顫音。紗廠老板穆藕初遞來生產報表,眉頭緊蹙:「日本紗廠用電動算理機核算成本,咱們用算籌,效率差了三成。」報表邊緣的抗磁砂印花在煤油燈下泛著幽藍,那是鐵錨堂暗中提供的防偽技術,此刻卻顯得蒼白無力。

周自齊撿起一枚斷紗,在算籌上纏繞出螺旋紋路:「電動算理機雖快,卻算不出中國棉花的脾氣。」他抽出一套「棉產算籌」,湘妃竹籌身上刻著不同棉區的纖維長度、濕度指數,籌尖嵌著極細的抗磁砂磁針——這是從鬆江、太倉棉農那裡收來的「土法數據」,針尖擺動幅度對應著棉絮張力,比洋人實驗室的曲線圖更能預判紗線斷頭率。「你瞧這『太倉紫花棉』籌,」他用籌尾輕點報表,「纖維長度29.7毫米,比日本細絨棉短0.3毫米,卻能織出更耐拉扯的布料,電動機器算得出這個嗎?」

穆藕初湊近細看,算籌表麵的汗漬刻痕裡,隱約可見「豐」「稔」等暗紋——那是棉農們用指甲刻下的豐年密碼。窗外的黃浦江麵,日本商船「春日丸」的探照燈掃過岸堤,光柱裡飄著細密的雨絲,如同算籌在黑暗中尋找正確的陣型。周自齊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北洋銀元局,用算籌測算銀元含銀量時,德國技師曾嘲笑「竹棍比不過齒輪」,此刻細紗機的齒輪卻在算籌的指揮下,將中國棉花紡成比東洋貨更堅韌的紗線。

深夜,紗廠辦公室的煤油燈將周自齊的影子投在牆上,與算籌陣列重疊成奇異的幾何圖形。他排出「工籌改革」陣型:將工人按技術等級分為「一到九品」,每級對應不同算籌樣式——一品籌刻《考工記》棉紡圖示,九品籌記基本紡織口訣,憑籌可兌換進修機會。算籌與鋼筆在《勞工培訓計劃》上交替行進,鋼筆字寫著「每日培訓三刻鐘」,算籌則標出「申正至酉初,棉絮濕度最低,宜學算理」。報表底部,他用抗磁砂密寫「鐵錨堂棉產改良方案」,字跡遇水顯形為鬆江棉田的等高線圖。

五更時分,周自齊站在紗廠門口,看工人魚貫而入,每人袖口彆著不同樣式的算籌。日本紗廠的汽笛響起,驚飛了簷下避雨的麻雀,卻驚不動中國匠人掌心的竹籌——那些刻著棉纖維數據、染著棉籽油漬的算籌,正在細雨中丈量著另一種工業文明的維度。他摸向算籌筒,「農」字籌因棉田濕度數據更新而微微發燙,與遠處浦東傳來的蒸汽鐘報時聲形成共振。

細雨漸密,周自齊在算籌筒內側刻下新痕:「棉理通神」。這個「神」字,既是《天工開物》裡的「天工」,也是鐵錨堂密語中的「神農」——當電動算理機在東京銀座的高樓裡吞吐數據時,中國匠人正用算籌在棉絮與齒輪之間,織就一張屬於自己的工業密網。

喜歡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家收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齡女的30加 國家讓我開神獸幼兒園,直播爆火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鬥雄 誰說華夏無神?外神亦是神! 玄門萬法道 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送葬者:陸上最強雇傭軍 孕妻搬空家產去隨軍!團長日日紅溫 開局就要離婚,科研軍嫂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