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農民的權益又該由哪個議員來代表呢?”
沉默了一陣後,郭懷一突然開口問道。
他是去年才被股東會選為董事的,代表的是一些投資農業的股東的利益。
“當然是農業專家嘍。”李國助雲淡風輕地道。
郭懷一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對“專家”一詞的理解有偏差。
其實“專家”一詞古已有之,
常用來表示在某一技藝、學問領域非常專精、擅長的人,
側重於強調某人在特定方麵有精深的造詣,是行家。
這跟現代的意思其實也差不多了。
隻是這個詞在古代的出現頻率相對較低,不是飽讀詩書的儒生,一般人未必見過。
郭懷一眼中一亮,顯然是有所明悟,但馬上又皺起了眉頭:
“可是每個城鎮,專家的席位隻有兩個,農業專家未必能當選吧。”
李國助輕笑一聲:
“我剛才隻是舉個例子而已,未必每座城的議員席位都是12個,”
“其中專家的席位也未必一定要是兩個。”
“這些都要根據每個城鎮的具體情況去定。”
“比如說雅蘭城,咱們的機械廠、槍炮廠、造船廠、紡織廠、成衣廠等如今都在那裡,”
“那麼雅蘭城的議員就至少應該給上述每個領域的專家留一個席位吧。”
“其實等咱們的城多了以後,每座城都應該根據當地的資源條件在生產上有所側重。”
“比如咱們剛剛建成的新城,周邊有大片低山丘陵,將來肯定是蠶場集中之地,”
“咱們超過七成的蠶場,將來都會在那座城所轄的鄉村,”
“加上那座城還靠著一條水量不錯的河,”
“將來咱們的紡織廠和成衣廠可能都會搬過去,”
“紡織專家和製衣專家自然也會跟著集中過去。”
“如此一來,那座城的專家議員席位就隻需留給這兩種專家。”
“由於紡織廠和成衣廠的遷離,雅蘭城就隻剩下機械廠、槍炮廠、造船廠。”
“那麼雅蘭城的專家議員席位就隻需留給機械、槍炮、造船專家。”
“再比如南邊豆滿江北岸一帶,將來咱們若能占領,並建了新城,”
“由於那一帶地勢低平,水草豐美,將來必是農場和畜牧業集中之地,”
“農業和畜牧業專家當然就會集中過去。”
“這樣南邊幾座城的專家議員席位就隻需留給農業和畜牧業的專家。”
“其實隻要能形成這樣的產業布局,將來規定每座城都隻能有12個議員席位也沒問題。”
“這我就放心了。”郭懷一咧嘴一笑。
“還有!”
李國助卻猛地提高音量,緊接著道,
“因為土地狹小,我不打算把土地分給農戶,讓他們成為小農。”
“相反,我要成立幾家農業公司,把有限的土地劃分給它們,雇傭人來經營農場。”
“也就是說,南海邊地以後將沒有地主、小農、佃農之流,隻有農業公司和農場雇工。”
郭懷一又皺起了眉頭,顯然沒能理解李國助的意思,但卻沒有馬上提問。
“那麼咱們的國會應該如何組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