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貝勒英明,奴才馬上去吩咐斥候!”揚古利恭維了一句皇太極,就拔轉馬頭去了。
“傳令下去,就地安營紮寨!”皇太極又對傳令兵道。
……
鳴岐城,甜菜製糖廠內部。
“各位請看,這是甜菜清洗槽。”
郭懷一用手掌指著一個長約10米,寬約2米,深約1米的石砌長槽,
“清洗槽底部鋪有鵝卵石。”
“甜菜倒入槽中,人工用木耙攪動,河水衝走泥土。”
“洗淨的甜菜經木製溜槽送至切絲機……”
“其實——這一步也可以用機械完成的。”
李國助突然說道,
“可以在水槽兩邊安裝十幾個齒輪,連接上木耙,用水輪驅動,實現自動清洗。”
“少東家所言極是!”
郭懷一眼中一亮,興奮地道,
“等這次打退了建奴,我就找林翌哥幫忙改裝清洗槽。”
說到這裡,他伸手一指前方,
“前麵是水力驅動的甜菜切絲機,各位請跟我來。”
在走向甜菜切絲機的過程中,李國助就看清了它的結構,進料鬥和水輪驅動的旋轉刀盤。
進料鬥為木製漏鬥,由人工填裝甜菜。。
“這看著有些像歐洲16世紀的根莖作物切割機。”
範迪門突然開口說道。
“這是永明學會機械委員會設計的,”
郭懷一介紹道,
“我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參考過歐洲的什麼機械。”
“不過在我們的粉條廠,確實有類似的機械用於切割番薯和土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覺得進料口也可以改進一下,或許也可以省去人工。”
李國助看著在木製溜槽末端和進料口前忙碌的工人,出神地說道。
“啊這……”
郭懷一撓了撓頭,
“什麼都用機械自動了怕是也不好吧,總得給人留點位置吧?”
“呃——嗬嗬,我就是這麼一說,職業習慣,職業習慣啦——”
李國助尷尬地笑著為自己開解道。
作為工業設計專業的畢業生,琢磨自動化流水線生產也算是一種本能。
這在他們沒有收容遼東流民以前,還隻有幾千人的時候,幫公司創造了極大的產值。
但隨著人口的增加,這種機械會搶走人的飯碗的想法還是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不過作為穿越者的李國助很清楚,
四次工業革命雖然每次都在技術、生產方式、社會結構等方麵帶來了根本性變革,
但從來沒有哪一次工業革命會讓人類完全失去用武之地。
認為機器會搶走人的飯碗,而拒絕使用自動化的機器,就是在阻礙工業化的進程。
這隻會讓農業文明落後挨打,不僅是先進的工業文明要打它,就連落後的遊牧、漁獵文明都可能把它踩在腳下蹂躪。
農業文明拒絕工業化就是自尋死路。
所以必須要遏製住這股認為機器會搶走人飯碗的思潮。
隻是他一時還不知道該怎麼做。
或許這隻是杞人憂天,並不需要他做什麼,永明鎮的工業化必將勢不可擋。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