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密河下遊東岸,某處蠶場中。
因為阿吉密河將近一半的流域都是在西邊的峻嶺之中,
所以這裡雖是在阿吉密河下遊,卻是位於河東岸丘陵地帶的中段,
這片丘陵地帶的最高峰就在這座蠶場所在丘陵的背後,
是蠶場密營的指揮中心所在地。
“天快黑了呀!”
李國助抬頭看了看天色,又轉問身旁的獵兵連長高貫道,
“各處陣地都做好防禦夜襲的準備了嗎?”
高貫本來是槍炮廠的負責人,但他本身就武藝超群,又是最早接受過拿騷莫裡斯操典訓練的人之一。
所以當得知建奴要來攻打永明鎮時,他就自告奮勇地要參軍。
由於經常製造槍炮的原因,他的槍炮性能也十分熟悉,居然也是個神槍手。
結果軍事委員會便把他任命成了獵兵連長。
“已經接到各處密營傳回的信息,各處陣地均已做好防禦夜襲的準備。”
高貫雲淡風輕地答道。
“嗯好——”李國助想了想,又道,“建奴在何處紮營?白天有沒有攻山?”
“他們在西邊的山麓之下紮營,白天倒是沒有攻山,”
高貫對答如流,顯示出永明軍情報係統的高效,
“隻是派了三十名噶布什賢進山偵察,都已被咱們的獵兵狙殺。”
“三十個噶布什賢都進山偵察了嗎?有沒有人偵察河東岸的山坡?”
李國助立即問道。
“有二十個噶布什賢進山偵察了,另有十人偵察了他們登岸點附近的山坡。”
高貫立即答道。
“看樣子建奴若要攻山,八成也是會以靠近西邊山麓的河段為突破口了。”
李國助若有所思地道,
“那一段有多少守軍?”
“那一帶臨河的丘陵上有兩大密營,兩千守軍。”高貫答道。
李國助沉吟片刻,說道:
“我估麼著建奴多半今晚會嘗試攻山,而且肯定會集中兵力攻打那一段。”
“這裡有幾個營,能調去多少兵力過去增援?”
“此處有三座密營,三千守軍,”
高貫輕車熟路地答道,
“能不能調兵過去,不是我說了算,但我覺得頂多能調一個營的兵力過去。”
“因為我覺得,建奴不太可能全軍渡河攻打那座山坡,”
“他們多半會留一半以上的人馬在河西岸,”
“誰也說不準這這些人馬會乾什麼,所以必須留下足夠的人馬駐守這一帶的蠶場。”
“那誰說了算?”李國助問道。
“洪旭。”高貫張口答道,“他是鳴岐城鎮委員會的守備官,也是民團總指揮。”
洪旭……
尼瑪這該不會是鄭成功手下的那位吧!
李國助記得,在他上輩子看過的《台灣外記》裡,洪旭在鄭成功時期比較活躍。
不過他最初是鄭芝龍的部將,被隆武帝封為忠振伯。
他出生於1605年,在鄭成功麾下擔任軍事與行政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