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故作沉吟,指尖在桌案上輕輕敲擊:
“濟州島離全羅道最近也有二百裡海陸,這烽火台的鏡光如何能傳這麼遠?”
“靠的是接力和巨鏡。”
金夢瑞解釋道,
“每座烽火台都建在最高處,莞島、黑山島、濟州島各設一站,”
“彼此間隔百裡,恰好能在晴天看見對方的鏡光。”
“最關鍵的是反射陽光用的青銅凹麵鏡,直徑足有三尺四寸,打磨得極為光滑,”
“天氣晴好,且正午陽光最烈時,反射的光斑在百裡外都能看清。”
他頓了頓,補充道,
“隻是這鏡光烽路太挑天氣,必得晴空萬裡才能準確傳遞信號。”
“不過有了望遠鏡後,哪怕是薄雲天氣,也能捕捉到光斑的閃爍。”
他突然又皺起了眉頭,
“我剛才就是用望遠鏡看的,著實不該看錯,難道說……”
“即便如此,”
李國助出言打斷了他,
“一個三閃加連閃的鏡光信號,就能斷定是王權更迭?”
金夢瑞搖頭,語氣裡帶著難掩的憂慮:
“不敢完全斷定——但這般規模的鏡光傳訊,絕不會是小事!”
“尋常叛亂或災荒,用不到三站接力……”
李國助看著他焦灼的神色,心中了然,卻隻是擺了擺手:
“既不能確定,便安心等著,待貴國使者來了,自然真相大白。”
金夢瑞還想說什麼,終究隻是歎了口氣,抱拳告退。
院子裡的風還在吹,李國助重新端起茶盞,茶水溫熱正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望著窗外海峽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
金夢瑞猜得不錯,漢城確實變天了,
是綾陽君李倧發動的“仁祖反正”,光海君怕是已經成了階下囚。
這正是他選在此時攻占濟州島的原因。
混亂的權力真空期,最適合渾水摸魚。
他等的從來不是光海君的使者,而是那位新君綾陽君的人。
……
天啟三年四月初一,1623年4月29日。
日頭剛爬過漢拿山的山脊,徐光啟便提著個藤編的箱子進了濟州牧衙署的偏廳。
李國助正趴在案上畫圖紙,瓦特蒸汽機的圖紙。
徐光啟畫的雙作用汽缸蒸汽機的正式圖紙是半個月前給他的,
跟瓦特蒸汽機還有不小的差距。
一是沒有分離式冷凝器,蒸汽依然是在汽缸內冷凝,浪費了鍋爐產生的熱量。
二是沒有主動閥,僅憑被動閥難以精確及時地控製蒸汽在雙作用汽缸裡的出入。
李國助不知道這樣的雙作用汽缸蒸汽機能否正常運行,
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能正常運行,效率也肯定不如瓦特蒸汽機。
他很後悔沒有引導徐光啟先發明分離式冷凝器。
這東西足以使紐科門蒸汽機的功率提升3倍。
徐光啟的圖紙已經寄回了永明鎮,如今也隻能等雅蘭機械廠把樣機造出來了。
發現不能正常運行,或者是功率太低,徐光啟肯定也會尋找原因和解決辦法。
若還是不行,李國助會考慮是否要拿出自己的圖紙的。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