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寧古塔調兩千人沿牡丹江拉林河陸路推進,”
“再讓東岸新造的五艘炮艦載兩千五百人逆流而上,三路合圍吉林船廠。”
他比劃著江岸邊的土台,
“那船廠駐一千五百人,有三百騎兵,江岸邊三座土台架了四門佛郎機炮,還有一千依蘭部落兵協防。”
“咱們的八艘炮艦先轟土台,一天就能清乾淨;”
“東路部隊燒依蘭部落兵營地斷側翼,北路攻北門、主力強南門,用十八磅臼炮轟城牆,不出五日必破。”
稍歇,他看向黃龍府,
“最後一步,後年十月到開春,趁建奴在寧遠、錦州被明軍拖著,派五千人攜十門重炮,從吉林船廠沿鬆花江到伊通河口,冬季走冰麵直撲黃龍府。”
“黃龍府的兩門大將軍炮雖不錯,卻難擋咱們紅夷大炮的攻勢。”
“先用18磅臼炮轟北門三天,再挖地道填火藥炸塌城牆。”
“拿下黃龍府後,在城外挖三道深壕埋鐵蒺藜,城頭架十五門12磅炮,在伊通河渡口築兩座棱堡。”
他撫須總結,
“如此,從寧古塔到黃龍府,沿鬆花江一線互為犄角,水路暢通,進可斷建奴左臂,退可保補給無憂。”
“建奴若分兵來救,遼東明軍便能喘息;若不救,這千裡防線就成了咱們牽製他的利刃。”
“先生真不愧是戰略大師呀!”
李國助看著袁可立,滿眼敬佩,
“難怪您巡撫登萊三年,不但能收複遼南四衛,還能讓建奴三年不敢西向。”
“小友謬讚了。”
袁可立擺了擺手,語氣沉穩,
“野豬皮既已對永明鎮起了戒心,這四處戰略要地的布防肯定會越來越周密,”
“說不定到了明年,寧古塔會更加難啃呢。”
李國助正待接話,沈有容忽然插話,語氣急切:
“依我看,造炮艇的事也不必等到今年十月,現在才是九月中旬,能早一天是一天。”
他轉頭看向顏思齊,拱手道:
“不知總督大人可否安排老朽儘快去一趟阿速江中遊的船廠?”
說著一拍胸脯,
“這炮艇不如就交給我來督造吧。”
顏思齊略一沉吟:“近日安排將軍去阿速江中遊的船廠自是沒問題,隻是……”
“隻是150噸的炮艇還沒有正式的圖紙。”李國助接過話頭,有些無奈,“現在去了也造不了。”
沈有容追問:“你何時能拿出圖紙?”
“沒彆的事的話,最快三天。”李國助應道。
“行,那我就等三天,拿到圖紙再去。”沈有容性子急,當即拍板。
“嗬嗬,看把你給急的。”
袁可立莞爾一笑,話鋒一轉,
“我倒是想先見見徐子先,聽說他在這裡乾的是如魚得水呀。”
“玄扈先生學識淵博,是最有望當選下屆永明學會會長的人選。”
顏思齊解釋道,
“不過他現在不在永明城,在雅蘭城軍械庫的設計院工作。”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