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半年來攢的新家夥,全長四尺六寸,直徑三寸八分,何不用寧古塔城試試它的成色?”
徐光啟、薄玨、徐正明也跟著上來了。
徐光啟撫著火箭彈的尾翼,眼裡閃著興奮:
“這尾翼是蒸汽機車床上銑出來的,四片完全對稱,誤差不到一分,彈道非常穩定。”
薄玨補充道:
“彈體用的是黃銅鑄造,中段推進艙占全長六成,裝著四斤二兩火藥,射程可達四到六裡。”
徐正明則指著頭部:
“戰鬥部三尺長,裡頭填的硫磺、瀝青、桐油和棉絮,比例都是少東家定的,落地就燒。”
袁可立湊近細看,見火箭彈頭部留著細縫,隱約能聞到硫磺與鬆脂的氣味。
“這是……火箭?”
他見過明軍中的大號“竄天猴”,那玩意兒粗製濫造,飛起來歪歪扭扭,射程不過百十米。
“是火箭,但不是尋常的竄天猴。”
李國助掂了掂彈體,這玩意兒足有八斤四兩,
“射程能到五裡地,一裡地內偏差不過一百五十六尺,落地就著火。”
“五裡地?”
袁可立皺眉,
“寧古塔的弗朗機炮打不了這麼遠,咱們的12磅炮在三百步外就能轟開木柵,何必用這沒試過的東西?”
李國助笑了笑:
“袁大人,這火箭彈是燃燒彈,戰鬥部裡硫磺占三成、瀝青兩成、桐油一成、棉絮四成,落地能燒出三十一尺的火圈,持續一刻鐘。”
“您看那木柵,還有城頭的箭樓,都是木頭的,一把火下去,比炮彈管用。”
沈有容沉吟片刻,看向袁可立:
“不妨試試,我見過他們試射,的確比明軍的火箭強的多,先掃清外圈木柵的防禦,再用艦炮鞏固缺口,兩相配合更穩妥。”
……
艦隊在牡丹江江心下錨時,晨霧剛好散去。
三艘150噸炮艦呈品字形排開,“薄玨號”居中,“海東1號”“海東2號”分列左右,28艘四百料淺船在後方展開,
運兵船的甲板上,銳士營的士兵已列好陣型,燧發槍的刺刀在陽光下閃著冷光。
火箭發射架就架在“薄玨號”的前甲板。
那是個鐵製的三角架,導軌被蒸汽機打磨得光滑,與水平麵成二十度角,正對著寧古塔外圈木柵的東南角。
李國助親自將第一枚火箭彈架上去,尾翼卡在導軌的凹槽裡,又檢查了引信,
那是根浸過火藥的棉繩,一端連著推進劑,另一端垂在架下。
“都退後些!”李國助喊道。
徐光啟、薄玨、徐正明退到艦橋邊,
沈有容讓人在甲板上豎起擋板,袁可立則站在擋板後,透過縫隙望向寧古塔。
李國助點燃引信,火星滋滋地啃著棉繩,順著導軌爬向火箭彈尾部。
刹那間,推進劑被引燃,一股白煙猛地從尾端噴出,帶著刺耳的嘶鳴,
火箭彈如離弦之箭竄了出去,尾翼劃出道穩定的白線,直奔五裡外的木柵。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