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攻城,有三枚火箭就是這麼出事的,還有兩枚偏得離譜,原該落城頭,竟飛到壕溝裡去了。”
袁可立想起蜂窩煤的孔,頓時明白:“所以實心藥柱反倒穩當?”
“沒錯。”
李國助點頭,
“實心的就像沒孔的煤塊,雖燒得慢些,可從頭到尾都是一層一層燃,穩當。”
“不用那嬌氣的內芯,直接把硝糖膏填進彈體壓實就行,哪怕有點雜質、有點氣泡,也燒得順順當當。”
“今天有幾枚用實心藥柱的火箭,看著不起眼,反倒都穩穩落在該去的地方,燒得也旺。”
“那尾翼改木模做,又是為何?”沈有容問道,“先前蒸汽銑床加工的不是更精嗎?”
“蒸汽銑床銑出來的尾翼,誤差不過半分,精得很。”
李國助話鋒一轉,
“可問題是,咱們眼下就一兩台銑床,每台一次隻能做一片,調刀具、校尺寸,半個時辰也就出二三十片。”
“要供上每日400枚火箭彈,這點產能遠遠不夠。”
沈有容皺眉:“添幾台銑床不行?”
“難。”
李國助搖頭,
“銑床得專人伺候,調機器、看尺寸,不是尋常工匠能上手的,培養一個熟手得兩三個月。”
“再說,那刀具磨壞了要重打,機器天天轉著,鍋爐、齒輪也得常修,動不動就停工,實在供不上量。”
“那木模又好在哪裡?”袁可立追問。
“木模是取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國助笑了笑,
“先用銑床做一兩套最精的尾翼當母版,照著刻成硬木模子。”
“之後就簡單了,找幾十個尋常工匠,不用學什麼調機器,就照著模子削鐵皮,”
“一天下來,一個人能做二三十片,十個人就是兩三百片,比一台銑床多十倍還不止。”
他頓了頓,補充道,
“這些工匠學一兩天就會,哪怕手笨點,照著模子做,誤差最多一分半。”
“咱們火箭飛三四裡地,這點偏差也就偏三四十步,對付城頭、帳篷足夠了。”
“真要打精細仗,再留著銑床做些精製的尾翼,尋常的用木模批量造,又快又省。”
袁可立撚須點頭:“這麼說,銑床定規矩,木模抄作業?”
“正是這個理。”
李國助道,
“銑床精是精,可架不住慢;木模看著糙,卻能一下子鋪開做。”
“眼下咱們要的是成百上千枚火箭彈往前送,木模這法子,剛好能讓尾翼供得上趟,不耽誤事。”
沈有容豁然開朗:“說白了,就是寧肯差一分半,也要多造十倍出來?”
“是這個意思。”
李國助道,
“戰場上門道多,可最要緊的是‘夠用的家夥能管夠’。”
“木模做的尾翼,精度夠使,產量又能堆起來,這就比死守著銑床做那幾片精的強。”
袁可立頷首:“既不耽誤用,又能多造,這法子妥帖。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