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周桐回到書房,將記憶中關於蜂窩煤製作和初步土法提純主要是篩選、破碎、洗煤去除部分雜質、與黏土配比、成型及充分燜燒)的詳細步驟、注意事項,一一向沈懷民和歐陽羽闡明。
既然此事後續主要由沈懷民出麵推動,這些核心原理和關鍵環節,他必須了然於胸。
解說完畢,周桐還推著歐陽羽,帶著沈懷民去到後院,實地觀看了小十三和孔大正在進行的簡單篩洗煤塊的過程。這些步驟,經驗豐富的炭匠自然也懂。
但周桐強調的細致程度、水質要求以及去除特定雜質的目標,則更為係統和明確。至於後續的封窯燜燒,則是製作這種“硬炭”或“半焦炭”的關鍵,需要嚴格控製火候和時間。
初步的技術交底完成後,接下來便是繁雜的實務:選址建造規模化的窯廠、招募可靠的勞工、大規模且低調地收購煤炭原料。銷售環節反而不必擔心,一旦產品經皇家認證,自然有專人來負責推廣和渠道,而這個人選,毫無疑問會落到熟悉錢糧調度、又深得帝心的和珅頭上。
沈懷民也需要開始更多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由一位皇子,尤其是目前最有可能成為儲君的皇子來主導一項明顯惠及民生、尤其是能幫助貧苦百姓度過寒冬的工程,具有多重深意:
1.樹立賢名,積累聲望:跳出朝堂爭鬥,直接麵向百姓展示其“為民務實”的形象,有助於扭轉部分因其與戚薇之事而可能存在的負麵輿論,積累堅實的民間基礎。
2.展示能力,贏得認可:通過成功運作一個從技術研發到生產推廣的完整項目,向朝臣和皇帝證明其具備處理實際政務、協調各方資源的能力,這比空談韜略更有說服力。
3.合乎禮法,規避風險:以皇子身份管理“官營”產業,名正言順。將此事定義為“皇差”或“工部差事”,而非個人經商,能有效避免“與民爭利”的指責,同時也將沈懷民與具體利益剝離,更顯其一心為公。
4.穩定人心,預示未來:讓天下人看到,一位關心百姓疾苦的皇子正在穩步走向權力中心,這本身就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也預示著未來的朝政可能更加注重實務。)
大致方向敲定,幾人決定午後便動身前往工部,開始對接具體事宜。周桐先回房稍作休息。
一進房間,就見小桃手裡還捏著柿餅,吃得正歡。周桐不由得皺眉:“還吃?這東西少吃點,容易得結石。”
小桃眨巴著大眼睛,滿是不解:“結石?那是什麼東西?”
周桐一時語塞,這玩意兒跟古人解釋不清,隻好換種說法:“就是一種病,肚子會非常疼。柿子性涼,吃多了對腸胃不好。”
小桃“哦”了一聲,渾不在意,甚至帶著點小聰明地反駁:“那我把它們燙熱了吃,不就不涼了?或者我多喝熱水!”
周桐:“……”
他竟無言以對,乾脆直接上手,沒收了她手裡剩下的柿餅,隻留了一個遞給旁邊的徐巧,問道:“這小子吃了多少個了?”
徐巧溫婉地笑了笑,輕聲回答:“連著早上你給的那個,大概有五六個了吧。”
周桐一聽,立刻板起臉,拍開小桃還想偷偷伸過來的手:“不準再吃了!”
小桃嘟著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服氣地搖晃著身子:“不吃就不吃!哼,我過會兒自己出去買!”
周桐直接揪住她的耳朵,力道不重,但態度堅決:“不行!”
“為什麼不行?!”小桃的叛逆勁兒上來了,“小十三能出去,我為什麼不能?”
周桐瞪著她:“那能一樣嗎?小十三要是出去,三天不回來我都不擔心。你?一個時辰看不到人我就不放心!”
這話更是點燃了小桃的反骨,她立刻就要跳起來反駁。
周桐深知跟她講“你容易惹事”的大道理,她能回你十句歪理,隻能轉換策略,來軟的。他鬆開手,歎了口氣,語氣帶上幾分擔憂,開始“洗腦”:
“我自然是怕你出事。你想想,你長得這麼漂亮,萬一出去被那些不長眼的公子哥看見了,一個個跟蒼蠅似的圍上來,爭風吃醋,打起來怎麼辦?那場麵,你想想到時候多麻煩?”
小桃聽著,腦子裡頓時浮現出自己如同話本裡的女主角,被一群錦衣華服的公子哥眾星拱月般圍在中間,為他們爭相獻媚而大打出手的場景……
她忍不住“嘿嘿”傻笑起來,頗為自得。
周桐看著她那陶醉的樣子,不忍戳穿這泡沫,繼續加強藥效:“你看,你也想到那場麵了吧?多嚇人!再說了,你少爺我在長陽也沒什麼根基地位,萬一你真惹到什麼權貴,我怕是護不住你,到時候咱們可就麻煩大了……”
小桃聽得連連點頭,表情變得十分認真:“我知道我知道!少爺,你以前跟我講過的,這叫‘無能的丈夫和償債的妻……’”
她話還沒說完,周桐已經“噌”地站了起來,臉色黑如鍋底,滿屋子找掃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特麼的!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幾天不抽你,嘴是不是又不會說人話了?來來來,我今天非得讓你長長記性!”
小桃見勢不妙,趕緊撲過來抱住周桐的胳膊,像隻樹袋熊一樣掛在他身上,連聲求饒:“少爺!我錯了!我不去了!你不回來我哪兒也不去!真的!”
周桐氣哼哼地指著門口:“這是兩碼事!你去!我現在不攔著你!但你也彆攔著我找掃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