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琅琊郡,臨沂縣。
此時,臨沂縣中,正有五萬大軍在此駐紮。
這些,並不是徐州兵馬,而是張塵轄下的青州兵馬。
半個月前,糜竺便來到鄴城,求見張塵,將來意道明,請求張塵發兵相救徐州。
張塵因吳管家之死,難免心存芥蒂,但他心中自知,徐州一旦落入曹操手中,日後會對自己有大麻煩!
南下之路被斷,若要一統中原,則必須與曹操一戰。
這並不是張塵所樂見的。
他一直希望,曹操能夠在他的治下,做一名治世能臣。
作為三國時代的梟雄霸主,魏武帝曹操,又豈是甘心屈居人下之人?
張塵心裡清楚,要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一個是自己要有足夠的能力令其折服,另一個就是要打破曹操的霸業之路。
隻有他無法崛起,自己才有可能將其收服。
而促成曹操霸業之路最關鍵的因素,一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二就是徐州。
“挾天子以令諸侯”,令曹操聲勢暴漲,成為漢室的合法代言人。而徐州,則是讓曹操徹底在中原大地站穩了腳跟。
這一世,張塵早已先下手為強,先一步奉迎了漢帝,占儘了便宜。
如今,隻要不讓曹操拿下徐州,單憑一個兗州,曹操是成不了氣候的。
唯有這樣,才能將其收入麾下,為我所用!
想通了這一點,張塵自然不會因為私仇而誤公事,於是當即下令,命趙雲、黃忠二將,統領十萬大軍,於官渡集結。
而張塵本人,則帶領典韋、周平、顏良、文醜、黃敘五位將軍,率領三萬精騎,星夜南下,經由東萊,入琅琊郡,進入徐州。
在行經東萊郡時,張塵又命東萊太守太史慈,引本部兩萬人馬,一並隨行。
如今,五萬大軍已駐紮在琅琊郡臨沂縣內,距離彭城不足百裡。
這日,糜竺急匆匆趕來,入帳拜見張塵,道:“丞相,曹操十五萬大軍包圍彭城,已有半月之久,城中糧草將儘,懇請丞相速速發兵,救我徐州啊!”
張塵道:“子仲勿憂,本相既然來此,自是要化解你兩家冤愆的。隻是曹嵩一家畢竟是死於張闓之手,說到底,這陶謙也有禦下不嚴之罪。此等大仇,若不讓其發泄一二,隻怕日後難以化解。”
糜竺聽罷,不由大急道:“丞相,話雖如此,可是曹操自入境徐州以來,每奪一地,便屠戮百姓,發掘墳墓,以泄私恨。徐州百姓何辜,竟遭此大難呀!”
張塵聽罷,不禁微微皺眉,暗自沉思。
曹操一代梟雄,做事不可能毫無分寸,即便是父仇在身,他也不可能失去理智,妄開殺戮。
他這麼做,無非是要向天下人宣揚,陶謙害死其父,已令其心神大亂,神智癲狂,其所作所為,對百姓之傷害,皆是陶謙之罪!
而且,他是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攻打徐州。說到底,這都是公器私用,難免為世人所詬病,也會令徐州之民心有不服。所以,他才以血腥手段屠戮徐州,其目的就是要以最短的時間,武力懾服所有人,讓徐州的士族、官吏、百姓皆不敢違逆。
如此用心,不可謂不深遠,不愧為一代梟雄!
張塵沉思片刻,道:“凡事先禮後兵,待我修書一封,送至曹營,勸其退兵罷了。如若曹操不從,再行開戰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