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立於鄴城宮闕的高台之上,俯瞰著這座正在煥發新生的古城。吳笛的方略如同黑夜中的明燈,指明了方向,但要將這方略落到實處,需要具體的人、具體的措施,以及雷厲風行的行動。他深知,乞活軍雖勇,但欲成大事,僅憑悍勇與複仇之念遠遠不夠,需得有魂魄,有紀律,有理想。
“欲強軍,先鑄魂。”冉閔腦海中浮現出兩位逃避晉皇室迫害在黑山教書育人,但聲名至今仍在北地傳頌的名字——祖逖、劉琨。那位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立誌收複中原的祖豫州;那位枕戈待旦,胡笳退敵,堅守晉陽十年的劉並州。他們是漢家氣節與勇毅的象征,正是乞活軍最需要的精神圖騰。
他將這個想法通過“千裡傳音”器與吳笛溝通。吳笛沉吟片刻,回複道:“你到黑山來與他們詳談,想必祖逖劉琨二人北伐一輩子的精神意誌是願意為此奉獻自己的經驗。”冉閔去黑山一趟,請祖逖與劉琨出山輔助自己結束這亂世。祖逖劉琨二人接受冉閔的請求到鄴城,結合乞活軍現狀,編纂成《新軍訓典》與《思想綱要》。
冉閔立即下令,以王泰、周成等乞活軍老營核心將領為首,在祖逖與劉琨集訓下以《新軍訓典》與《思想綱要》要求訓練隊列陣型、搏殺技巧,更強調“為何而戰”——不再是簡單的複仇殺胡,而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安民保境,天下大同”。每日操練前,軍官須帶領士卒誦讀綱要;休憩時,則有識字的文書官講解祖逖、劉琨的故事。乞活軍的軍紀被空前強調,嚴格執行從黑山學來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已根據本時代語言稍作修改),嚴禁擾民,公平買賣,優待俘虜願意歸順者)。一股新的氣象,開始在乞活軍中孕育。
在整軍的同時,冉閔親自掛帥,推行最為根本的土地改革。他深知,亂世之中,土地是百姓最根本的渴望,也是力量的源泉。他以雷霆手段,清算鄴城周邊及已控製郡縣內依附胡人政權、罪行累累的豪強塢堡主,以及逃亡胡人貴族的土地。孫威的農民軍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熟悉地方情況,協助冉閔的軍政人員清丈土地,甄彆戶丁。
隨後,冉魏政權頒布《均田令》,明確規定:凡冉魏治下之民,無論胡漢,按丁口授予露田口分田)與桑田永業田)。露田年老歸還,桑田可傳子孫。對於新來投奔的流民,即刻登記,同樣授田。官府提供種子、耕牛部分由抄沒豪強所得,部分由黑山支援的新型鋼鐵農具和初級生物技術支持的耐旱高產種子替代),並減免前三年的賦稅。
政策頒布之初,民間仍有疑慮,尤其是部分漢民,對“胡漢一體授田”頗有微詞。冉閔力排眾議,堅決執行。當第一批流民,包括幾十戶歸順的匈奴、羯人貧戶,真的在官府文書上按了手印,領到了屬於自己的田契和種子農具時,整個鄴城周邊沸騰了!無數雙原本麻木的眼睛裡,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田野間,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新開墾的土地上,嫩綠的禾苗破土而出,象征著生機與未來。
隨著土地改革的推進和“仁義”之名的傳播,四麵八方湧來的流民越來越多。如何安置這些人,成了當務之急。尚書令王謨展現了其卓越的組織才能。他征發流民中的青壯,以“以工代賑”的形式,展開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在鄴城外圍,規劃整齊的新居民區一片片拔地而起。雖然多是土坯或磚木結構的簡易住房,但布局合理,設有水井、公共廁所和排水溝渠,遠比流民們之前的窩棚或露宿荒野要強上百倍。王謨還親自督導修複和擴建鄴城的城牆、官署、糧倉,並著手疏通年久失修的漕運渠道,為未來的物資流通打下基礎。工地上,人聲鼎沸,號子震天,雖然辛苦,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未來的期盼,因為他們是在為自己新的家園添磚加瓦,並且能獲得足以糊口的糧食或工錢。秩序井然,效率驚人。
與此同時,李農負責的商業和手工業也開始複蘇。他在鄴城設立市易司,降低關稅,鼓勵四方行商前來貿易。來自黑山的一些“新奇”但不至於驚世駭俗的商品,如更加雪白的精鹽、質地堅韌的“混紡”布匹、改良的造紙術產出的廉價紙張等,開始出現在市場上,吸引了大量商賈。官營的礦冶、製鹽、織造、兵器工坊陸續恢複生產,並招募流民中的工匠,給予優厚待遇。私營手工業也得到鼓勵,鄴城的坊市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熱鬨,叮叮當當的錘打聲、織機的梭聲重新響起,貨幣開始重新流通,經濟血脈逐漸通暢。
庾亮負責的教育事宜也在穩步推進。他與黑山基地緊密配合,在鄴城內設立了數所蒙學,優先招收軍屬和流民子女。更進一步的,則是篩選聰慧、背景清白的適齡少年,通過嚴格審核後,分批送往黑山基地接受更深層次的教育。這對許多家庭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機遇。雖然對黑山的神秘心存敬畏,但想到子女能在那裡吃飽穿暖、學習知識、遠離戰亂,大多數父母都咬牙含淚答應了。通往黑山的道路上,不時可以看到由基地人員護送的小隊伍,孩子們回頭望著父母,眼中既有不舍,也有對未知的好奇與憧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庾翼則負責籌建醫療體係。他在鄴城設立了兩所大型“惠民醫館”,重金征召各地郎中,並利用與黑山的關係,獲得了一些基礎的消毒消炎藥物和醫療知識指導。醫館對貧苦百姓實行免費診治,軍屬優先。雖然醫療水平有限,但在缺醫少藥的亂世,這無疑是給了窮苦人一條活路。庾翼還組織郎中編寫簡易的防疫手冊,在流民中宣傳,防止瘟疫發生。
內政外交部長申鐘則肩負起城防與內部安全的千鈞重擔。他重新整飭鄴城防務,修繕器械,布置崗哨,日夜巡邏,不敢有絲毫懈怠。同時,嚴密監控城內動向,防止敵對勢力的細作破壞。在嚴格的軍紀和有效的管理下,鄴城內外秩序井然,與外麵的亂世形成了鮮明對比。
鄴城這一係列翻天覆地卻又井然有序的變化,如同巨石投入死水,激起的漣漪迅速向四周擴散。“冉魏不一樣了”、“鄴城有地分、有工做、有書讀、有病能醫”的消息,通過商旅、流民之口,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傳遍了黃河兩岸,乃至更遠的地方。
那些在胡人暴政下苟延殘喘的漢人,那些在部落仇殺中朝不保夕的小部落民,那些在各方勢力夾縫中艱難求生的塢堡百姓……心中那點幾乎熄滅的希望之火,被重新點燃。他們拖家帶口,冒著烽火,穿越封鎖,從並州、從青州、從司隸、從幽燕……如同百川歸海,向著鄴城,向著這片傳說中的“仁義之地”湧來。
鄴城的人口在短時間內急劇膨脹,雖然給管理帶來了巨大壓力,但也帶來了充沛的勞動力、兵源和生機。城池內外,田壟阡陌縱橫,屋舍儼然,市集喧鬨,書聲隱約,醫館有序……一派在亂世中難以想象的繁榮景象。
站在城頭的冉閔,看著腳下這片日益興旺的土地,看著那些臉上開始有了笑容和希望的百姓,心中豪情湧動。他知道,這條路走對了。鄴城,不再僅僅是一座軍事堡壘,它正在成為一種象征,一種模式,一個足以吸引天下人心,最終重塑山河的堅實根基!真正的北伐,真正的光複,其力量正孕育在這片欣欣向榮的土地之上,孕育在千千萬萬重獲新生的百姓心中。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