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國皇宮深處,暖閣內的炭火劈啪作響,卻驅不散石祗眉宇間的陰鷙與寒意。他反複摩挲著幾份來自鄴城的密報,上麵的字句如同毒蛇啃噬著他的理智:“流民日增,鄴城糧市無慌”、“胡漢共耕,田壟連野”、“蒙學書聲,晝夜不絕”。
“一座孤城,憑什麼!”石祗猛地將密報攥成一團,低吼聲在空曠的殿內回蕩,“憑什麼讓天下人趨之若鶩?!冉閔那套收買人心的把戲,難道真能勝過刀兵之利?!”
侍立一旁的汝陰王石琨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躬身道:“陛下,冉閔此舉,正是其心虛力弱之證明!他無非是想靠這些小恩小惠苟延殘喘。如今他根基未穩,正是我等合力圍剿,永絕後患的天賜良機!臣願再為先鋒,踏平鄴城,雪黎陽之恥!”
石祗目光閃爍,他深知石琨急於雪恥,更知如今後趙舊部人心惶惶,若不儘快扼殺冉魏,待其羽翼豐滿,後果不堪設想。他猛地一拍案幾:“好!傳朕旨意,召姚弋仲、苻洪入襄國會盟!再命劉顯整肅殘部,朕要親率十萬大軍,三路合圍,將鄴城夷為平地!”
旨意傳出,各方反應不一。
枋頭氐營,首領苻洪把玩著盟書,對帳下心腹冷笑道:“石祗想借我氐族鐵騎為他火中取栗?鄴城富庶,誰不眼紅?傳令下去,我軍伴裝積極,但行軍速度放緩,待石琨與冉閔拚個兩敗俱傷,再伺機而動。”
灄頭羌寨,姚弋仲對兒子姚襄囑咐道:“石祗已是秋後螞蚱,不足為懼。此戰關鍵在於鄴城本身的歸屬。我兒領精騎在後,若冉閔勢弱,便助石琨破城,搶占先機;若冉閔猶有餘力,則按兵不動,保存實力。切記,我羌族的利益,高於石趙的存亡。”
而在襄國軍營中,剛剛收攏了部分黎陽敗兵的劉顯,接到詔令時心中一震。他深知這是取得石祗信任,實現冉閔陛下囑托的關鍵一步,也是無比凶險的一步。
劉顯卸甲負荊,跪在襄國皇宮大殿冰冷的石階上,形容憔悴,身上偽造的傷痕在燈火下更顯猙獰。
“罪臣劉顯,損兵折將,有負陛下重托,特來請死!”他聲音沙啞,以頭觸地。
石祗高坐龍椅,麵沉如水,尚未開口。一旁的石琨已厲聲喝問:“劉顯!十萬大軍潰敗,唯獨你帶著數千殘兵全身而退?莫非你已暗中投靠了冉閔,回來做內應不成?!”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瞬間凝固,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劉顯身上。
劉顯猛地抬頭,眼中布滿血絲,悲憤與屈辱交織:“汝陰王!黎陽之戰,你為求自保,將我擲向冉閔刀鋒,可曾念及袍澤之情?!我身受重創,幾近身死,若非親衛拚死相救,早已曝屍荒野!今日歸來,隻求死於陛下駕前,以全臣節,你竟如此汙我清白?!”他聲淚俱下,猛地扯開胸前衣襟,露出那道由黑山醫官巧妙處理過、足以亂真的巨大傷疤,“此乃冉閔刀罡所留,若非天佑,心肺早已被震碎!王爺若不信,可親自查驗!”
石琨被駁得啞口無言,麵色鐵青。
石祗冷眼旁觀,緩緩開口,聲音不帶一絲溫度:“劉顯,你既言忠心,何以證明?又如何解釋你能從冉閔軍中逃脫?”
劉顯深吸一口氣,仿佛壓下無儘委屈,從懷中掏出一枚染血的令牌——那是他精心準備的、某個戰死冉魏中級軍官的信物。“陛下明鑒!臣於亂軍中僥幸手刃此賊,奪其令牌,換上其衣甲,方才混在潰兵中得以脫身。臣一路晝伏夜出,躲避追捕,曆經千辛萬苦,方能回到襄國,麵見陛下!臣之心,天地可鑒!若陛下仍有疑慮,臣……臣願即刻自刎於此,以死明誌!”說罷,他竟真的拔出佩劍,橫於頸上,決絕之色令人動容。
“且慢。”石祗終於抬手阻止。他盯著劉顯的眼睛,那裡麵隻有悲憤、委屈和以死證清白的決絕,看不出絲毫閃爍。他需要用人,尤其是熟悉冉閔和鄴城情況的人。劉顯的傷痕、故事和情緒都無懈可擊。
“收起你的劍。”石祗語氣稍緩,“石琨亦是心急國事,言語過激,你不必放在心上。你既歸來,便是天意不絕我大趙。朕命你戴罪立功,依舊統領舊部,隨朕征討鄴城!”
劉顯心中巨石落地,知道第一關已過。他重重叩首,聲音哽咽:“臣……謝陛下不殺之恩!必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
劉顯如願回到了軍營,取得了表麵上的信任。但他清楚,石祗生性多疑,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果然,隨後的日子裡,石祗雖讓他參與軍議,卻將他麾下部隊打散混編,置於親信監視之下。甚至幾次軍事行動,都故意給出錯誤情報,試探劉顯是否會向鄴城傳遞消息。
劉顯如履薄冰。他通過冉閔秘密安排的內線,將石祗的真實部署與試探之舉一並傳回鄴城,並嚴格按照冉閔的指示,對錯誤情報置之不理,在真實的軍事行動中則奮勇當先,甚至不惜讓部分忠於自己的士卒做出“合理”的犧牲,以換取石祗的進一步信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一次針對鄴城糧道的小規模突襲中,劉顯部“恰好”遭遇了庾翼預設的埋伏。混戰中,劉顯親自斷後,身先士卒,左臂中箭,卻仍指揮部下“浴血奮戰”,最終“擊退”伏兵,護送了部分糧草回到大營。此戰,他麾下士卒傷亡頗重,但其“忠誠”與“勇猛”也落在了石祗眼中。
當晚,石祗在宮中設宴,親自為劉顯斟酒,看著他臂上繃帶,歎道:“劉將軍真乃忠勇無雙!前番是朕與汝陰王錯怪你了。待攻破鄴城,你當居首功!”
劉顯心中冷笑,麵上卻受寵若驚,連稱不敢。他知道,蟄伏的毒蛇,終於等到了獵物鬆懈的時刻。
時機終於成熟。石祗決定於三日後淩晨,發動對鄴城的總攻。戰前之夜,襄國皇宮戒備森嚴,卻也彌漫著大戰前的躁動。
劉顯以彙報軍情為名求見。他懷中藏著冉閔所贈的淬毒匕首,袖內是那枚作為信號的黑山特製煙花。經過數月的隱忍、表演和犧牲,他終於走到了石祗的禦座之前。
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石祗誌在必得的臉,也映照著劉顯看似恭順、實則殺機凜然的眼。
“陛下,”劉顯躬身,聲音平穩,“末將已準備就緒,特來聆聽最終號令。”
石祗不疑有他,正欲開口部署最後細節。
劉顯的手指,已悄然握緊了袖中的匕首。襄國的夜色,濃重如墨,一場注定改寫曆史的刺殺,即將在這宮闈深處,悍然爆發。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