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女刺史_諸天萬界革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2章 女刺史(1 / 1)

薊城刺史府前,原本熱鬨繁華的景象瞬間被一片素白所籠罩。靈位層層疊疊地擺放著,仿佛一座白色的小山,香火日夜不息地燃燒著,煙霧繚繞,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而在這眾多的靈位中,有一個特彆引人注目,那便是王月英的靈位。正如布告中所說,她一身縞素,跪坐在靈前,一動不動。她的頭發隨意地披散著,沒有任何裝飾,臉上也不施粉黛,顯得麵容憔悴,但她的目光卻異常堅定。

不時有前來祭奠的人經過,他們有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有的是年幼無知的孩童。每當有人靠近靈位,王月英都會默默地站起身來,迎上前去。

有一位老嫗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過來,當她看到兒子的靈位時,再也無法抑製內心的悲痛,嚎啕大哭起來。王月英見狀,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攙扶住老人顫抖的身軀,然後輕輕地拍著她的後背,安慰著她。待老人稍稍平靜一些後,王月英又遞上一碗溫水,讓老人潤潤喉嚨。

還有一個年幼的孩童,懵懂地跟著母親來祭奠亡父。孩子對死亡可能還沒有太多的概念,隻是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王月英看到孩子,眼中閃過一絲溫柔,她輕輕地撫摸著孩子的頭頂,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塊乾淨的餑餑,塞進孩子的小手裡。

那口熬粥的大鍋始終冒著熱氣,米香混合著檀香和紙錢燃燒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這種味道既讓人感到悲傷,又透露出一種莊重的氛圍。

“王刺史……是個好官啊,跟她爹一樣……”

“女子又如何?這份心,比多少男兒都真!”

百姓們低聲議論著,看著那跪在靈前的柔弱身影,心中的怨懟與絕望,仿佛找到了一個宣泄和依托的出口。

在官方的引導和共同參與下,不再是撕裂社會的力量,反而奇異地凝聚成了一種相互扶持、共度時艱的認同感。

與此同時,各郡縣的斂葬工作也在艱難推進。起初,一些鄉紳還陽奉陰違,不願出人出力。

但王月英手段果決,一方麵以刺史令強行征調,另一方麵將積極協助者列入“義民冊”,允諾日後優先考慮其子弟入仕或減免部分賦稅。更有劉蒙、蔣河等新晉官員帶著兵丁、捕快親自監督,甚至動手挖掘搬運。一具具殘缺或已開始腐爛的遺體被小心收殮,用草席或白布包裹,運往指定的墓園。

當那座巨大的“幽州忠魂碑”在薊城北郊立起,第一批刻滿名字的石麵迎著夕陽時,無數尋親而來的百姓跪倒一片,哭聲震野。那不僅僅是悲傷,更是一種終於找到歸宿的釋然,以及對官府此舉的由衷感激。

而每日辰時的“聽訴”,則成了王月英了解民情、樹立威信的最直接窗口。最初幾日,案前擠滿了人,訴說的多是失親之痛、失物之惱。

王月英耐心傾聽,讓身旁文書一一記錄,能當場決斷的,如協調鄰裡糾紛、責令衙役幫助尋找走失牲畜等,立即辦理;需要調查的,則限期回複。她言語清晰,斷事公允,沒有絲毫官架子。

有一次,一個衣衫襤褸的漢子擠到案前,哭訴他家僅有的幾畝薄田被鄰村一惡霸趁亂強占,他去理論反被打傷。

王月英仔細詢問了田畝位置、惡霸姓名,當即命蔣河帶捕快前去查證。不過兩日,便將那惡霸拘拿到案,田產歸還漢子,惡霸則被當眾杖責,罰做苦役。

此事迅速傳開,百姓們意識到,這位女刺史不僅是姿態,是動真格的!前來訴冤的,也漸漸從單純的悲訴,轉向了對具體不公的控訴和求助。

半月時光,在忙碌與悲欣交集中轉瞬即逝。

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薊城街頭的悲聲未絕,卻少了戾氣,多了幾分劫後餘生的相互慰藉與對未來的期盼。市集開始重新出現零星的交易,一些緊閉的店鋪試探性地卸下了門板。鄉間,隨著遺體被安葬,恐慌氣氛漸消,偶爾能看到農夫在整理荒廢的田地。

茶樓酒肆,坊間巷議,話題都繞不開那位新任的女刺史。

“聽說了嗎?王刺史守靈三日,粒米未進,最後是被人攙下去的……”

“是啊,北郊那忠魂碑,聽說她親自去看了,還落淚了。”

“前天李二狗家被占的牛,就是王刺史給做主討回來的!”

“原以為吳先生派個女子來是……唉,現在看來,是咱們幽州之福啊!”

“吳先生慧眼如炬!選了王青天百姓對王月英的尊稱)來做我們的父母官!”

“有王青天在,這心裡啊,總算踏實了點。以後的日子,有盼頭了!”

百姓們用最樸素的言語,表達著他們的認可。“王青天”的稱呼不脛而走。他們感念王月英將他們“的痛,當成自己的痛”,更看到了她雷厲風行、為民做主的行動力。這份由共情與實乾建立起來的信任,比任何空洞的安撫都更加堅實。

當半月後,王月英站在刺史府邸的閣樓上,望著城中漸次亮起的燈火,聽著遠處依稀傳來的、不再是哭泣而是尋常家戶的動靜時,她疲憊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微不可察的慰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知道,安撫民心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清查田畝、整頓吏治、恢複生產、推行教育的千鈞重擔還在後麵。但,民心可用,根基已穩,這最艱難的第一步,她終究是踏出來了。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源於那位青衫文士的破格任用與堅定支持。

“吳先生,”她在心中默念,“月英必不負您所托,定要還您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新幽州。”

夜色中的薊城,仿佛一頭舔舐完傷口的巨獸,開始緩緩積蓄力量,準備迎接黎明。而關於女刺史王月英的種種事跡,正隨著商旅、信使的口耳相傳,逐漸向幽州全境,乃至更遠的地方擴散開去。

薊城州府內,燈火常常徹夜不熄。王月英如同一個精準的舵手,在初步安撫了百姓的悲慟之後,毫不猶豫地將舵輪轉向下一個險灘——恢複秩序,穩固根基。她深知,哀思需要寄托,但生活更需要保障,安全則是這一切的前提。她依據先前定下的方略,借助新招聘的這批尚且陌生、卻充滿乾勁的屬官,將一道道指令化為席卷幽州全境的行動。

布告再次貼滿城鄉要道,內容直白而有力:

“幽州新立,瘡痍未複,為保境安民,特募‘鄉勇護境軍’!”

“凡家中有親人死於戰亂者,凡身強體壯、願保鄉鄰平安者,不限出身,皆可至本村、本坊報名!”

“職責:護衛本鄉本土,巡查街巷村陌,協防盜匪,無須遠征!”

“酬勞:每日每人發給半鬥糧,決不拖欠!”

“恩賞:待州境大定,凡入鄉勇軍者,其家免半年賦稅!”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