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人心守關_諸天萬界革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4章 人心守關(1 / 1)

漢中,勉縣西南,金牛道的起點。

五萬大軍,旌旗招展,甲胄鮮明,在祖逖與王猛的率領下,踏上了這條千年古道。隊伍雖眾,卻紀律嚴明,行進有序,對道路兩旁的村落田舍,秋毫無犯。

第一站,寧強古金牛驛)。當地百姓早已聞風喪膽,以為又是征伐之軍,紛紛避入山中。然而,他們看到的卻是一支截然不同的軍隊。軍隊在城外紮營,不入民宅。有士兵取用百姓堆放的柴草,立刻有軍官按價留下銅錢。王猛親自帶人,將攜帶的部分軍糧,分發給那些麵黃肌瘦、敢於靠近的貧苦老人。

“我們是王猛、祖逖將軍的部下,此行是為解救益州百姓,推翻桓溫暴政而來!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宣傳的士卒高聲呼喊。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開。一些膽大的山民回到家中,發現財物完好無損,甚至桌上還多了些糧食,不禁目瞪口呆,繼而熱淚盈眶。

大軍繼續西行,抵達陽平關。此關扼守要衝,地勢險峻。守關的益州軍早已士氣低落,聽聞荊州軍紀嚴明,善待百姓,又見對方軍容鼎盛,主將旗號是“祖”、“王”,更是未戰先怯。王猛遣使射書入關,陳說桓溫之弊,言明荊軍之誌,勸其歸降。守關副將本就對桓溫的橫征暴斂不滿,又感於祖逖、王猛的聲望,竟在夜裡殺死主張抵抗的桓溫心腹,開關獻降。

祖逖、王猛兵不血刃,拿下陽平關。入關後,對降卒妥善安置,願留者編入軍中,願去者發放路費。此舉更是贏得了軍心民心。

渡過嘉陵江,至白水關今四川廣元昭化附近)。白水關守將試圖憑借江險固守。王猛並不急於強攻,而是派兵繞至上流,佯動渡江,吸引守軍注意力,同時派精銳趁夜從下遊水流稍緩處潛渡,突襲關後。守軍腹背受敵,頓時大亂。祖逖趁勢揮軍猛攻,一舉破關。

沿白龍江,經葭萌昭化),前方便是天下聞名的險關——劍門關

劍門關,矗立於大劍山中段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唯有一條狹窄的棧道蜿蜒通過,真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絕險。

益州刺史周撫聽聞荊州軍連克數關,勢如破竹,已逼近劍門,大驚失色。他深知劍門若失,成都平原便門戶洞開。他親自趕到劍門關,督率麾下最為“精銳”相對而言)的三萬兵馬,企圖憑借天險,做最後掙紮。

關城之上,滾木礌石堆積如山,弓弩手密布。周仲望著下方如蟻群般逼近的荊州軍,心中稍定,對左右道:“有此天險,縱有百萬雄兵,又能奈我何?”

關下,祖逖與王猛並肩而立,仰視這雄關險隘。

“果然名不虛傳。”祖逖感歎,“強攻,傷亡必巨。”

王猛凝視良久,目光卻越過雄關,投向關後隱約的村莊炊煙。“景略已有計較?”祖逖問。

王猛頷首:“強攻乃下策。劍門雖險,守關者,人也。人若無心守關,天險何用?”他頓了頓,道:“我軍連日來秋毫無犯,賑濟貧苦之名,想必已傳入關內。可如此行事……”

他喚來數名口齒伶俐、熟悉蜀地鄉音的士卒,吩咐一番。又令大軍後退十裡紮營,每日隻派小股部隊至關前,並不進攻,而是向關上喊話。

關上守軍嚴陣以待,卻見敵軍並不攻城,反而有士卒走到箭程邊緣,用蜀地方言高聲呼喊:

“益州的兄弟們!我們是祖逖將軍、王猛軍師的隊伍!是來幫你們推翻桓溫暴政的!”

“桓溫不顧你們死活,三次北伐,葬送了多少益州好兒郎?如今又要強征你們去送死,你們甘心嗎?”

“看看我們!我們軍中,益州籍的兄弟過得怎麼樣?有衣穿,有飽飯吃,軍餉足額發放,家人還能得到照顧!”

“王猛軍師說了,破關之後,隻懲首惡,脅從不問!開倉放糧,讓大家有地種,有飯吃!孩子能上學,病了有醫看!”

這些話語,如同重錘,一下下敲在守關士卒的心上。他們大多是被強征而來,家中親人正在受苦,對桓溫、對周仲早已怨憤填膺。聽著關下描繪的“荊州景象”,再對比自己饑一頓飽一頓、隨時可能送命的處境,許多人握兵器的手,開始鬆動。

周撫察覺軍心浮動,又驚又怒,下令放箭驅散喊話者,並斬殺了幾名竊竊私語、麵露向往之色的士兵,試圖以血腥手段彈壓。

然而,高壓之下,反抗的暗流湧動更甚。當夜,便有數名低級軍官秘密串聯,決定棄暗投明。他們趁著夜色,用繩索縋下關牆,潛入荊州大營,求見祖逖、王猛。

“將軍!軍師!我等願為內應,獻開關門!”為首的低級軍官激動地說道,“關內弟兄,早已不願為周仲、為桓溫賣命!隻盼將軍早日入關,解救益州百姓!”

祖逖、王猛大喜,仔細詢問了關內布防和聯絡暗號,定下裡應外合之計。

次日黎明,天色微熹。約定的時辰一到,劍門關內突然火光四起,殺聲震天。那幾名軍官帶領願意反抗的士兵,突然發難,猛攻關門守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關外,祖逖早已號令全軍,見關內火起,立刻揮軍猛攻。

內外夾擊之下,守軍瞬間崩潰。周撫在親兵護衛下,倉皇從後山小路逃往梓潼。號稱永不陷落的劍門天險,竟在一日之內,易主。

打開劍門關,就如同打開了益州的胸膛。祖逖、王猛大軍湧入,沿著金牛道,經梓潼,直撲涪城綿陽)。

消息傳開,沿途郡縣聞風喪膽。加之王猛早有安排,大量宣傳荊軍政策的細作、信使提前活動,將荊州軍不擾民、開倉放糧的事跡廣為傳播。許多城池的守將和官員,自知無法抵抗,又不願為桓溫殉葬,更感於王猛、祖逖的仁義之名,紛紛選擇獻城歸降。

在梓潼,周撫試圖收攏敗兵,組織抵抗,但軍無戰心,民有盼意。他剛剛紮下營盤,就聽聞城內豪族與部分軍官密謀,欲擒他獻給荊州軍。周撫嚇得魂飛魄散,連印信都來不及帶,隻帶著數十騎心腹,連夜棄城而逃,直奔成都。

涪城守將楊謙更是直接,聽聞劍門已失,周撫敗逃,乾脆下令打開城門,率領文武官員,簞食壺漿,出城十裡迎接祖逖、王猛。

大軍進入涪城,果然紀律嚴明。王猛當即下令,打開官倉,將部分糧食分發給城中貧民,其餘充作軍需。又張貼安民告示,宣布廢除桓溫時期的苛捐雜稅,鼓勵農耕,恢複生產。涪城百姓歡欣鼓舞,如同過節。

自涪城南下,通往成都的最後一段路,已是一片坦途。成都,這座益州的心臟,千年古城,已然遙遙在望。城內,桓溫委任的官員惶惶不可終日,而底層百姓和厭戰士兵的心中,卻混合著恐懼與一種難以言喻的期盼。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