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看了他一眼,又環顧四周,發現崖畔生長著成片的雞骨頭木。
於是,他抽出柴刀,鑽進樹林,挑選了一些筆直的樹木砍下來,拖到崖邊,動手修理枝葉。
這種雞骨頭木,長到酒盅粗細便不再生長,質地堅硬無比,砍下來做成拐杖再合適不過。
不僅在漢中的雜貨店裡常見,就連桃源鎮逢趕場時,也總能看到有人將其砍回去,在火塘裡用火燒一下,剝去外皮後校直,再精心修整打磨,然後拿去售賣。
當幾個青年氣喘籲籲地趕到崖邊,一屁股坐下,擦著汗、揉著腿的時候,宋陽已經將簡單加工好的拐杖分給他們每人一根。
“怎麼樣,現在還嫌走得慢嗎?”彭世文笑著問幾個學生。
其中一人滿臉疑惑地問道:“我就奇怪了,明明你們走得那麼慢,怎麼反而走到前麵去了,還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
彭世文看著他們,微微搖了搖頭,說道:“穿山行路的人都有個習慣,無論在平地還是山間,他們走路的速度始終如一。
哪像你們,穿山走路全憑一時興起,這樣最是耗費精力,還嫌棄小宋走得不快。
我也是進了多次山,跟向導們學來的這門道,即便如此,我也隻能勉強跟上小宋的步伐,他已經特意放慢速度照顧你們了。
穿山趕路,這其中也是有學問的,你們啊,連走路都還沒學會呢。
而且在這一路上,小宋披荊斬棘為大家開路,還做了各種出山的標記,你們又做了什麼呢?
從現在起,要是再讓我聽到有人瞧不起小宋,我就把他從團隊裡趕走。”
聽到這番話,眾人都傻眼了,麵麵相覷之後,紛紛低下頭,誰也沒想到,彭世文竟如此看重這個山裡來的青年。
稍作休息後,眾人就著崖邊山溝裡的水,吃了些隨身攜帶的乾糧,便再次踏上行程。
這一次,這幫青年老實了許多,由宋陽在前帶路,一行人繼續往山林深處進發。
宋陽並未把之前的事放在心上,隻是一邊走,一邊留意著周圍的情況。
他發現,一路上瀑布與崖壁隨處可見。
在好幾處崖壁上,他看到了生長的石斛;在穿過的幾片滿是青苔的山林中,他還瞧見了獨葉草。
石斛,自古以來便是名貴的中草藥,收購站給出的收購價格也頗為可觀。
而獨葉草則更為獨特,它獨花獨葉一根草,不僅是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良藥,更是極為珍稀的植物。
至於野物,宋陽隻留意到一些野豬和羚牛群留下的蹤跡。
畢竟有這麼一群吵吵鬨鬨的人在,想見到其他活蹦亂跳的野物實在困難。
一直到傍晚,一行人來到山裡的一處山穀。
山穀兩側是大片鬱鬱蔥蔥的竹林,這裡,便是彭世文計劃調研的首個目的地。
他此次前來,首要目的便是查看一隻幾年前在此發現的大熊貓的狀況,他為這隻大熊貓取名為阿滿。
輕車熟路地,他們選擇在左側山灣高處一片相對平整的坡地搭建帳篷,設立觀察點。
初步估計,他們會在這裡停留五天左右。
搭帳篷的活兒,宋陽沒有參與,交給了彭世文的幾個學生去完成。
他自己則領著幾條獵狗,在周邊仔細巡視了一圈。
宋陽心裡明白,這些專業性的調研工作,還得由專業人士來做。
彭世文找他來,主要是讓他擔負起護衛的職責,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確保大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