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頓飯的時間裡,宋陽大多時候都在靜靜聆聽馮啟亮、餘建橋和何常術三人講述他們在東北當知青時的點點滴滴。
從那些或有趣或艱辛的過往中,宋陽深切感受到馮啟亮與餘建橋、何常術之間的情誼是何等深厚。
與此同時,餘建橋和何常術在宋陽心中的印象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當食堂服務員在一旁提醒即將下班時,四人之間的關係已然變得親密無間,彼此都親切地稱呼對方為“兄弟夥”。
飯後,四人走出食堂,到了該分彆的時候。
宋陽原本打算前往南鄭的老店住上一晚,第二天一早乘車返回盤龍灣。
畢竟,徒步穿越米倉道實在太過耗費時間和體力,遠不如坐車來得便捷。
如今宋陽手頭的財富,已讓不少人羨慕不已,自然也就不再吝嗇那幾塊錢的車費。
仔細算算,他在秦嶺山裡折騰了好些日子,前前後後加起來也有一個月了,想必家中的親人也十分掛念。
見宋陽叫上馮啟亮準備離開,餘建橋趕忙上前阻攔道:“兄弟夥,彆去老店啦!那兒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亂糟糟的。與其去那兒,還不如到我家呢!我家床鋪還是有的,絕對不比老店裡差!”
宋陽有些遲疑:“這恐怕不太方便吧?”
餘建橋笑著說道:“有啥不方便的嘛!我爸晚上在廠裡上夜班燒鍋爐,不回家,家裡就我一個人。”
宋陽之前聽餘建橋提起過,他還有個妹妹,也曾當過知青,與一個山城的知青相戀,在當知青時就結了婚,回城後便跟著男方去了山城。
而且,他母親早在兩年前就病故了。
相對而言,話不多的何常術家裡人口倒是不少。
他上麵有個哥哥,頂替父親的工作上了班;下麵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在紡織廠當女工,另一個還在讀書。
而何常術自己整日無所事事,隻能混跡街頭,做些雜活,隻為多掙點錢補貼家用。
見宋陽還在猶豫,餘建橋又催促道:“哎喲,哥子,有啥好想的嘛,難道還信不過我們?馮哥,你倒是幫著勸勸呀!”
馮啟亮看向宋陽:“妹夫,要不今晚就住建橋家吧。”
馮啟亮都這麼說了,再考慮到他們之間的交情,想必還有許多話要聊,宋陽便點頭應道:“那就麻煩你了!”
“這就對咯!好歹咱們相識一場,我不知道你怎麼想,反正我是把你當朋友看待的。
到了我們這兒,哪能讓你們去住老店呢。明天一早,我送你們去車隊,幫你們找車,保證不會耽誤你們行程。”
餘建橋生得圓頭圓腦,性格開朗,愛說愛笑,仿佛永遠精力充沛。
雖說兩地早已通了公路,也有班車往來,但宋陽帶著獵狗,還挎著獵槍,沒法乘坐班車,隻能去車隊找順路的汽車。
在宋陽和馮啟亮跟著餘建橋回家的路上,一路上不斷遇到熟人。
餘建橋嘴甜得很,見了年長的男性就叫哥,見了女性就叫姐。
俗話說得好,禮多人不怪,嘴甜的人總是招人喜歡,看得出他很受歡迎,是個謙遜懂禮之人。
一路上沒怎麼說話的何常術,像是和餘建橋事先商量好的一樣,中途鑽進一條巷道,出來時,手裡捧著一包用皮紙包著的五香牛肉。
果然,到了餘建橋家,屋裡確實隻有他一人。
兩人搬來桌子,把牛肉和酒擺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