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搖曳麵容。他斜倚在龍榻上,眼窩深陷,目光卻仍帶著一絲冷銳。
案前,張讓躬身侍立,手中捧著一份奏折,聲音低緩:
“陛下,近日洛陽城內傳言紛紛,楊賜、劉陶等人屢次上書,言太平道圖謀不軌,臣恐……”
“朕知道了。"劉宏打斷了他的話,嘴角浮起一抹譏誚。
“這些人,嘴上說為江山社稷,背地裡,不也是各有盤算?”
他緩緩坐直身子,手指輕輕敲擊案幾,聲音沉悶如遠雷。
案上攤開的奏疏密密麻麻,皆是各地關於太平道活動的急報。他的目光卻落在另一份名單上——那是十常侍呈上的禁軍將領名錄。
“何進......”劉宏喃喃自語,指尖在那個名字上點了點。
一旁的中常侍張讓躬身湊近,低聲道:“陛下,河南尹何進雖出身屠戶,但對陛下忠心耿耿,近年來在河南尹任上也算得力......”
劉宏輕笑一聲,眼尾微微上揚:“是啊,這樣的人用著放心——沒有世家盤根錯節的勾連,也不敢輕易在朕眼皮底下耍花樣。”
張讓賠笑點頭,眼底卻閃過一抹深意。
“傳旨——”
“調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總領左右羽林、北軍五校等禁軍,坐鎮洛陽。”
張讓眸光一閃,低聲應道:“是。”
劉宏繼續道:“另,函穀關、伊闕、轘轅諸處要隘,增設都尉,嚴查出入,凡有異動,即刻上報。”
“是,臣這就去安排。”
張讓正要退下,劉宏卻又悠悠開口:“張讓啊,你說……朕這安排,能不能護得住這洛陽城?”
張讓臉上浮現出一絲詭譎的笑容,躬身道:“陛下英明神武,洛陽固若金湯,太平道即便真敢作亂,也不過是螻蟻撼樹,難成大患。”
劉宏聞言,輕笑一聲,伸手摩挲著案前一方玉璽,指尖感受著其上的涼意。
“關外的事,隨他們鬨去。隻要洛陽不亂,朕的江山,就穩如泰山。”
“至於那些叫嚷著"天下大亂"的人,就讓他們先去試試刀吧。”
殿外夜風驟起,吹得殿門微微震動,似有萬千暗流在黑夜中湧動。張讓深深一揖,退出殿外,隻留下劉宏一人獨坐。
燭火幽幽,帝王孤影。
何進府邸。
何進跪伏在地,額頭抵在冰冷的青石板上,耳邊是宣讀聖旨的尖細嗓音。直到"欽此"二字落地,他才緩緩直起身,雙手接過那卷沉甸甸的詔書。
“臣——領旨!”
他的聲音微微發顫,臉上卻是掩不住的狂喜。屠戶出身的他,竟有一日能執掌天下兵權!
但很快,他又冷靜下來。
這個位置,既是皇恩,也是催命符。
十常侍在側虎視眈眈,世家大族對他嗤之以鼻,而關外的太平道更是磨刀霍霍......他何進,如今成了皇帝手中的盾,也是各方勢力眼中的靶子。
“大將軍,陛下的意思是——洛陽,絕不能亂。”傳旨的黃門侍郎意味深長地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