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婉好歹是經曆過現代社會就業難考驗的預備役社畜,對此早就有了腹案,笑著答道:“醫術一般,我們可以做獸醫啊!給牛馬看病,不用那麼高的醫術,還不愁客源。再不濟,還能去山裡采藥、去藥坊製藥,隻要肯乾活,總能找到吃飯的路子。”
因地製宜勸學,條條大路通豐衣足食。
杜若昭和齊蔓菁聽得連連點頭,心裡的顧慮消了大半,卻又隱隱覺得哪裡不對勁,可一時又說不上來。
林婉婉見她們被說服,便收起“洗腦大法”,揮了揮手打發兩人,“好了,彆琢磨了,早點休息,明天我們還要去四野莊呢!”
這次去莊子,可不是讓她們去做刨地、除草的勞工,而是去幫忙“站台”。
林婉婉邀請長安城裡的醫館掌櫃、藥鋪東家去四野莊“調研”,看看莊子上培育的藥材,也順便推廣濟生堂的藥材供應鏈。
第二天一大清早,濟生堂大門前就熱鬨起來,整整齊齊停著好幾輛馬車,車簾掀開著,能看到裡麵鋪著柔軟的坐墊。
偌大的濟生堂,除了留下鄭、郭兩位大夫和李秀芸撐場麵外,連藥工都沒剩下幾個。
不一會兒,又有一串隊伍浩浩蕩蕩地停在濟生堂大門外。
這支隊伍的“裝備”就顯得有些複雜了,有裝飾精致的馬車,有儉樸的牛車,還有騎著驢、騎著馬的人,甚至有人步行趕來,肩上還挎著布包……
趙金業穿著一身利落的短打,在隊伍裡來回招呼著,聲音洪亮,“各位掌櫃、大夫,這邊還有空餘的馬車,暫無車駕的儘可上車來,坐著也舒坦!”
林婉婉既然要邀請眾人去四野莊“調研”,自然早就把旅行團的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當當。
為求保險,好些醫館、藥鋪的人特意繞了一截遠路,先趕到濟生堂,就為了跟著大部隊一起出發,免得走岔了路。
謝廣運挺著壯碩的肚子,慢悠悠地從一輛馬車上下來,過來同林婉婉打招呼,臉上滿是笑意,“林娘子,早啊!我這裝貨的麻袋都準備好了,就等著裝些新鮮藥材回來呢!”
他在濟生堂有“眼線”,四野莊上大致有哪些藥材、今年的收成如何,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比其他掌櫃先一步掌握了內部消息,自然胸有成竹。
林婉婉微微頷首,語氣客氣又熱絡,“多謝謝東家照應了,這次麻煩你特意跑一趟。”
謝廣運擺了擺手,笑著說:“你這話可就外道了,我們可是自己人!”
林婉婉有技藝、有擔當,還坐擁濟生堂這麼一座大醫館,終於有了與她實力相匹配的話語權,如今組織這麼多醫藥同仁去調研,跟她搞好關係,對謝家和康樂堂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林婉婉聽出他話裡的示好,也笑著應下。
太陽漸漸升高,灑在濟生堂的牌匾上,映得“濟生堂”三個字熠熠生輝。
隨著最後幾位大夫上了馬車,趙金業吆喝了一聲“出發”,長長的隊伍便緩緩動了起來,朝著四野莊的方向而去。
車輪軲轆轉動的聲音,混著眾人的談笑聲,在清晨的長安街上,漸漸遠去。
四野莊的位置不算隱秘,長安醫家之間的小道消息素來靈通,林婉婉在郊外試種藥材的事,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林門弟子大多出自醫家,親戚故舊偶爾閒聊,難免會提及莊子裡的藥田長勢,這般內情,怎麼可能瞞得住人。
此刻,浩浩蕩蕩的車馬隊伍正沿著林婉婉師徒曾經走過無數次的鄉間小路前行。
王才裡的村民忽然發現,今天村裡隨機刷新了許多白胡子老頭。
當然也不隻老頭,還有黑胡子的中年人,以及沒胡子的愣頭青。
王德佑坐在自家院牆外,聞著那些迎風飄三裡的藥味,同村民們說道:“前些日子聽趙大夫說,藥田裡的藥快熟了,我看啊,這些人準是為這件事來的。”
趙大夫在四野莊,不僅僅是種藥,偶爾也幫周邊百姓診病。
誰家孩子發了熱、老人犯了咳喘,隻要去莊子裡說一聲,趙大夫總會抽空過來瞧瞧,開的藥方也是便宜有效的。
對村民們來說,有沒有這樣一位“駐村”大夫,生活質量大不一樣。
至少再犯急病時,不用再慌慌張張地往城裡跑,也不用怕耽誤了病情。
至於莊子裡的藥田,村民們雖好奇,卻從不敢靠近,無論是長工還是短工,都被嚴令禁止踏入藥田半步。
偶爾去山上做活,也會被莊子裡的管事叮囑,不許碰山上的花花草草,久而久之,藥田便成了村裡人心照不宣的“禁地”。
旁邊另一個村民回道:“要說藥田,還是花果山那邊更多呢!”
花果山雖然路遠些,來回要走大半天,不過那邊活計多,工錢也給得實在,對王才裡村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打工地。
王德佑感慨道:“花果山的藥田是多,可那些藥材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成熟了。”
他雖是個醫家門外漢,卻也知道藥材不比地裡的韭菜,割了一茬還能再長,得慢慢養著,等根、莖、葉長到最好的狀態才能采收,急不得。
四野莊的藥田,經營了這麼久,這才迎來第一次大規模收獲,可見種藥有多費功夫。
另一邊,四野莊外的供銷店旁,趙大夫正和幾個同行閒聊。
這些人都是提前自行趕來的,好些都是趙大夫在長安行醫時認識的舊相識,久彆重逢,自然有不少話要說。
幾人正聊著莊子裡的藥材品種,忽然瞥見遠處塵土飛揚,一大隊車馬正沿著小路魚貫而來,車輪軲轆聲隱約可聞。
趙大夫立刻站起身,笑著對眾人說:“林娘子他們來了,我去迎一迎。”
兩撥人在莊子門口碰麵,林婉婉率先從馬車上下來,身上穿著一身利落的淺青色布裙,笑容格外爽朗,“歡迎各位來四野莊,一路辛苦大家了!”
眾人紛紛拱手回應,客氣地說著“叨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