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五原郡中瘟疫起 神農鼎現煉仙丹(抗疫篇)_竹杖奇緣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竹杖奇緣錄 > 第58章 五原郡中瘟疫起 神農鼎現煉仙丹(抗疫篇)

第58章 五原郡中瘟疫起 神農鼎現煉仙丹(抗疫篇)(1 / 1)

隆冬之季,天地蒼茫,白雪皚皚,朔風卷著細雪掠過五原郡殘垣。蔡佳軒竹杖點地,撥開半人高的枯草,忽見道旁枯樹上吊著半片幡旗,褪色的"安"字被風撕成齏粉。王嘉馨袖中九龍劍穗輕顫,素白裙裾掃過凍硬的血汙——自進入北國以來,他們見過太多這樣的死城,卻從未見過如此詭異的疫病。

"夫君看這屍斑。"她在一具僵直的屍體旁蹲下,指尖拂過死者青黑的唇畔,"紫黑蔓延至耳後,指甲儘作靛色,與《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的"大頭天行病"不同,倒似中了山嵐瘴氣。"話音未落,遠處破屋中突然傳來孩童的咳嗽,撕裂般的聲響驚飛數隻寒鴉。

蔡佳軒竹杖輕揮,杖頭竹葉簌簌作響,竟在蕭瑟冬日透出幾分綠意。他皺眉道:"此處地氣陰寒,兼之百姓久困饑饉,脾胃先虛,恐是寒濕之邪乘虛而入。隻是這咳嗽聲......"話未說完,王嘉馨已起身奔向聲源,廣袖翻卷間,腰間寒光劍折射出微弱光芒——此刻卻似感應到苦難,泛出溫潤光暈。

破屋內濁氣熏蒸,七八個麵黃肌瘦的孩童擠在土炕上,最小的那個正劇烈抽搐。王嘉馨解下羅帕浸水,輕輕拭去孩子額上冷汗,觸到脈門時指尖微顫:"脈沉細如絲,尺膚寒若冰鐵......"她忽然撕開孩子衣襟,隻見心口處有暗紅斑塊如蛛網蔓延,"是"寒疫"!昔年張仲景治建安大疫,曾言"寒毒藏於肌膚,內犯臟腑",不想今日重現。"

忽有老婦撲進來,枯瘦的手死死攥住她手腕:"仙姑救救我孫兒!昨兒還能喝碗稀粥,今日便......"渾濁的眼中滾出淚珠,滴在王嘉馨手背,燙得她心口發緊。蔡佳軒俯身扶起老婦,竹杖在地上畫出太極圖,淡淡道:"老人家可知這疫病起於何時?可有人去過深山或是水澤?"

老婦顫抖著指向北方:"半月前,青壯們去陰山背煤,回來後便說山坳裡有個冰湖,湖水泛著藍光......"話未說完,王嘉馨已取出銀針,在燭火上炙烤後刺入孩子人中、湧泉諸穴。銀針儘黑,她咬唇道:"寒毒入髓,尋常湯藥難救。須得尋一味"千年雪藕"為引,再以"附子理中湯"溫裡散寒。"

蔡佳軒聞言起身,竹杖擊地發出清越之音:"陰山冰湖,想來便是雪藕生長之處。嘉馨且在此施針吊命,我去去便回。"話音未落,卻被王嘉馨拽住袖口:"不可!那冰湖既出瘴氣,必是陰寒極重之地,你縱有玄功護體,也需小心。"她從懷中取出一個錦盒,內中盛著半塊凝血狀的赤色物件,"這是當年在姑孰城求得的"赤陽石",帶在身邊可禦寒濕。"

目送夫君踏雪而去,王嘉馨解開隨身藥囊,取出茱萸、蒼術等辟穢藥材,在屋中燃起熏爐。濃煙裹著藥香彌漫開來,炕上的孩童竟漸漸止了抽搐。老婦跪在地上連連叩首,她連忙扶起,觸到對方粗糙的手掌時,忽然想起自己在王氏時,曾用這樣的手為丫鬟包紮傷口,卻被母親斥為"有失體統"。如今想來,那些金玉珠翠堆砌的體麵,怎及此刻一雙能救人的手珍貴?

陰山腹地,冰湖如一塊嵌在群山間的青黑色琥珀。蔡佳軒足踏竹杖淩空虛渡,忽見湖麵冰層下隱約有黑影浮動,細觀竟是無數白骨堆疊,腕間還係著采礦用的麻繩。他心中一凜,竹杖輕點水麵,冰層應聲而裂,一股陰寒之氣直衝麵門,比之玄門中的"太陰寒流"猶有過之。

屏息下沉丈許,果然見冰下生著幾株雪白蓮藕,頂端嫩芽猶帶冰晶。方要伸手采摘,忽見白骨堆中一雙眼睛睜開,眼白泛著幽藍,竟是個被凍成冰雕的礦工!蔡佳軒暗運玄功,指尖凝出一道真火,正要照亮四周,卻見那礦工突然抬手抓來,指甲長如彎鉤,掌心赫然有個紫黑瘡口——正是與五原郡百姓相同的症狀。

"原來是寒毒入體,化為行屍。"他竹杖橫掃,蕩開數具撲來的冰屍,卻見更多黑影從湖底升起,俱是當日采煤礦工。念及他們曝屍冰湖不得往生,蔡佳軒心中惻然,竹杖劃出《度人經》字符,朗聲道:"魂歸太虛,魄返幽冥,四大假合,何勞執迷!"符光所及,冰屍們紛紛垂手退去,眼中幽光漸滅。

采得雪藕正要離去,忽覺湖底有器物反光。運力劈開冰層,竟見一座石匣半埋淤泥,匣上刻著"神農氏之器"五字古篆。打開時,內裡臥著一尊青銅鼎,鼎身刻滿草木蟲魚,腹間銘文曰:"鼎鎮五方,德配天地,凡有疾厄,叩之則應。"蔡佳軒心念一動,想起泰山娘娘曾言"醫道與天道相通",遂將雪藕放入鼎中,以真火淬煉。霎時間,鼎中騰起五色祥雲,隱隱有鳳鳴之聲。

五原郡城隍廟,王嘉馨正在給一位孕婦施針。忽聞簷角銅鈴驟響,抬眼便見蔡佳軒踏雪而來,肩頭落著片冰晶,懷中卻抱著一尊古鼎,鼎中雪藕已化作瓊漿。

"這是......"她指尖撫過鼎身銘文,忽然想起幼時在王氏藏書閣見過的《神農本經》殘卷,"莫非是上古神農氏煉藥之鼎?"蔡佳軒點頭,將鼎置於灶前,取出從冰湖帶回的附子、乾薑等藥材:"此鼎自帶火候,無需柴薪。隻是這寒疫深入骨髓,普通煎藥之法難達病所,須得用"陰陽九煉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罷,他雙手結印,鼎中竟同時燃起紅藍兩色火焰。王嘉馨見狀,立刻取出隨身攜帶的《黃帝內經》竹簡,對照其中"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之理,將藥材按君臣佐使依次投入。當最後一味"雪藕汁"倒入鼎中時,整座城隍廟忽然被柔光籠罩,藥香飄出十裡,連街角的凍屍眼角都凝出露珠。

"先給孩童和婦人服用。"王嘉馨以陶碗盛藥,親手喂給孕婦,"寒疫傷陽,婦人胎中氣血本弱,最易受侵。"看著對方喝下湯藥後,蒼白的臉頰泛起血色,她忽然想起自己曾在王氏醫案中見過類似記載,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在這破廟中踐行。

更夫敲過三更,城隍廟外忽然傳來喧嘩。數十個百姓舉著火把湧來,為首的漢子腰間彆著柴刀,啞著嗓子喊道:"聽說你們在熬藥!是不是在裡麵下蠱?我婆娘喝了藥反而更喘了!"王嘉馨站起身,燭火在她眸中跳動:"帶我去看你婆娘。"

病榻前,她仔細診脈後,從發間取下玉簪,挑開患者後槽牙,隻見咽喉處腫起如桃,堵塞氣道。"這是寒痰結於喉間,需用"半夏厚樸湯"加減。"她轉向漢子,"你妻子病在肺胃,我剛才開的是溫脾陽的藥,需得另配宣肺化痰之劑。可曾有人告訴你,她喝藥後要避風?"漢子低頭搓手:"家裡沒門,風能灌進來......"

王嘉馨解下外袍,披在病婦身上,又取出隨身攜帶的紫蘇葉,讓蔡佳軒在鼎中另熬一鍋藥。當辛辣的藥氣熏入喉間,病婦忽然劇烈咳嗽,吐出一團紫黑濃痰,竟能開口說話。漢子撲通跪下,額頭磕在凍土上:"仙姑贖罪!俺們窮怕了,見不得人好......"

王嘉馨扶起他,指尖觸到他粗糙的掌心:"我雖出身世家,卻知民間疾苦。這藥鼎可熬千人次,明日起,你們挨家挨戶來取藥,老弱婦孺優先。"說罷,她看向窗外漸白的天際,輕聲道,"寒夜雖長,總有儘時。"

七日後,五原郡街頭響起久違的雞鳴。王嘉馨坐在城隍廟門檻上,給最後一個孩童喂下解藥,看著他跑向遠處招手的母親,忽然眼前一黑。蔡佳軒及時扶住她,隻見她唇角起了燎泡,眼底儘是血絲,心疼道:"你已七日未合眼,快些歇息。"

她搖頭,指著鼎中殘藥:"還有三戶人家的孤寡老人沒來取藥......"話未說完,忽聞遠處傳來喧鬨,竟是百姓們抬著豬羊趕來。為首的老丈顫聲道:"仙姑救了五原郡,俺們沒什麼好謝的,隻有這點心意......"

王嘉馨看著那些活蹦亂跳的牲畜,忽然想起初到江北時,路邊餓殍旁總有野狗徘徊。她站起身,廣袖拂過鼎身:"諸位若要謝,便謝上古聖賢留此鼎器,謝天地生此草木。"她轉向蔡佳軒,眼中泛起微光,"夫君可記得,謝道韞曾說"蒼生皆苦,唯愛與道可渡"?今日方知,這愛不是憐憫,是把自己放進蒼生裡,同他們一道受凍挨餓,一道熬藥嘗苦。"

蔡佳軒握住她的手,觸到掌心新結的繭子。曾幾何時,這雙手隻會撫琴簪花,如今卻沾滿藥汁與血汙。他忽然想起邋遢老道傳法時曾留下"道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真正的大道,從來不在深山玄觀,而在這鼎沸的人間煙火裡,在每一個為救蒼生而累彎的脊梁裡。

是夜,神農鼎忽然發出清鳴,鼎身浮現出一行小字:"醫者仁心,天地可鑒"。王嘉馨望著滿天星鬥,忽然輕笑出聲——當年在碧玉階前撿簪花時,她怎會想到,這雙曾被人笑作"攀龍附鳳"的手,有朝一日能握住如此厚重的人間?

雪停了,東方既白。城隍廟外,百姓們排成長隊,手中捧著空碗,眼中盛著晨光。王嘉馨往鼎中添了最後一味甘草,看那金黃的藥液翻湧如浪。

原來最苦的藥裡,藏著最甜的人間。

喜歡竹杖奇緣錄請大家收藏:()竹杖奇緣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龍王令 斬妖就變強,我靠撿經驗肉身成聖 公路求生:神提示帶飛嬌俏姐妹花 烈火朱雀向南飛 全球貶值:假千金日薪百萬帶飛全家 他比前任更炙熱! 攜倉庫穿七零,軍少寵妻不能停 陸總開門!玄門大佬帶毛團收你來了 重生80,開局撿到一隻東北虎 重生1976:開局趕山打獵養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