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神醫所在的廂房外,簷角的冰棱已凝得筆直。臘月的寒風卷著碎雪,日夜不停地雕琢著這些透明的利器,它們倒懸在青瓦之上,尖端鋒利如劍,仿佛下一刻便會掙脫簷角的束縛,直直刺入凍土之中。
子時剛過,更漏最後一聲滴答還在寂靜的庭院裡蕩著餘響,周朔的靴底碾過階前的薄雪,發出細碎的咯吱聲。
他守在廊下已近兩個時辰,棉袍下的脊背早被寒氣浸得發僵,卻不及耳畔那聲咳嗽來得刺骨——那聲音從廂房內透出來,壓抑得像是破舊的風箱被塞進狹窄的胸腔,每一次拉動都帶著撕裂般的滯澀。
他推門的瞬間,一股混雜著草藥與寒氣的風撲麵而來,油燈的火苗猛地晃了晃。
孫神醫半陷在堆起的被褥裡,往日裡因常年行醫而泛著古銅色的麵龐,此刻浮著層不正常的潮紅,像是被灶火熏透了的桑皮紙,既乾燥又透著病態的灼熱。
額角的汗珠順著溝壑分明的皺紋往下淌,在鬢角積成小小的水窪,又被他枯瘦的手腕胡亂抹去,留下幾道深色的水痕。
“熱起來了……”孫神醫的聲音裹著濃重的痰音,卻字字清晰得像刻在石上。
他那雙總是帶著探究光的眼睛此刻亮得驚人,瞳孔在昏黃的燈光下微微收縮,像是驗證了多年猜想的學者,忽然笑了一聲,牽扯起嘴角的皺紋,“比預想的要溫和些。”
一旁的醫女遞過裁好的麻紙,紙頁在油燈下泛著陳舊的黃暈。
孫神醫接過狼毫,枯瘦的手指攥住筆杆,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將這杆筆捏碎在掌心。
筆尖在紙上微微顫抖,卻一筆一劃極是規整,墨痕落在紙上,暈開小小的黑點:“寅時二刻始熱……體溫稍熱……自覺微寒……四肢酸楚如輕微風寒……種處微癢、紅腫如豆……頭痛隱隱,如箍……”
寫完最後一筆,他將麻紙往周朔麵前一推,墨跡未乾的字裡行間透著股不容置疑的篤定:“此法雖引身熱,卻與典籍所載天花重症的持續高熱、神昏譫語、周身劇痛判若雲泥。溫和得多!周朔小子,此法當可行!”
周朔接過那張薄薄的麻紙,隻覺指腹下的重量比甲胄還沉。
紙上的墨跡被油燈照得忽明忽暗,筆畫間的頓挫像是敲在他的心上,卻偏偏照亮了他眼底沉沉的霧氣——隻有真正的醫者才能在古稀之年親身試疫,無懼死亡得失!
次日天未亮透,東邊的天際剛洇出一抹魚肚白,周朔已立在孫曉曉的窗下。
窗紙上映著模糊的人影,裡頭傳來細弱的呻吟,像受傷的小獸在寒夜裡嗚咽,一聲聲揪著人的耳朵。
他推門時,正撞見少女把自己裹成個圓滾滾的棉團,小臉白得像敷了層霜,唯有兩頰透著點不正常的紅,眉頭蹙成個疙瘩,額頭發燙得能焐熟雞蛋。
丫鬟正用帕子蘸著溫水給她擦臉,帕子剛貼上額頭,就被她瑟縮著躲開。
“周朔哥哥……”她聲音乾得像曬裂的河床,見他進來,卻硬是扯出個淺淺的梨渦,帶著幾分虛弱的調皮,“你這牛痘的法子,真是……把人折騰得夠嗆。”
她抬手時胳膊晃了晃,像是提不動自己的手,指尖在空中虛虛點了點,“身上酸得像被拆了重組,倒像是跑了一整天馬似的,骨頭縫裡都透著累。”
說著,她偏過頭,指尖輕輕點了點上臂種痘處,那裡的紅腫比昨日更明顯些,像顆熟透的紅豆嵌在雪白雪白的棉衣袖口下,“這傷口又癢又燙,偏生還不能抓,難忍之極。昨夜裡我數著房梁上的紋路才睡著,數到第三十二道就忘了數到哪了。”
她忽然撅起嘴,舌尖舔了舔乾裂的唇,那點調皮瞬間被委屈取代:“最難受是嘴裡,像是含著黃連根,苦水一個勁往外冒。爺爺開的驅寒藥再苦,喝下去就完了,這苦勁兒倒像是生了根,連喝糖水都壓不住。”
周朔看著她被丫鬟扶著半坐起來,小口小口喝著溫熱的米粥,連抱怨的話都說得條理分明,懸了半宿的心總算落下去大半。
有效,且安全。這兩個念頭在他胸腔裡撞出悶響,震得他喉頭發緊,像是有股熱流從丹田往上湧,衝得眼眶都有些發燙。
“擂鼓!集合!”他轉身時,聲音還帶著熬夜的沙啞,卻像驚雷滾過府衙的青磚地。
府衙頃刻間被人聲填滿。
醫士們背著藥箱小跑而來,藥箱上的銅環叮當作響;民間郎中揣著自家的銀針藥罐,布包裡露出半截針囊,晃悠著撞在腿上;識文斷字的士兵攥著筆硯,硯台裡的墨汁隨著腳步晃出點點黑痕;連幾個手腳麻利的穩婆都被請了來——她們最擅長處理創口,包紮的手法比醫士還細致。
臨時搭起的草棚裡,炭火燃得正旺,鐵鍋裡的沸水咕嘟作響,蒸騰的白霧在棚頂凝成水珠,順著草稈往下滴,在泥地上積起小小的水窪,又很快被往來的腳步踩成泥漿。
周朔站在木案後,案上擺著煮沸過的銀針、雪白的麻布、光潔的瓷碗。瓷碗裡盛著剛從病牛身上刮取的痘漿,微微泛著渾濁的乳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拿起一根銀針,在沸水裡又浸了浸,沸水濺起細小的水花,燙得他手指微縮,卻依舊舉著針,讓所有人都能看清:“時間緊任務重,廢話不多說都仔細看好了!針具、器械需沸煮,少於一刻鐘都不行!但凡有一點沒煮透,沾染了濁氣,後果不堪設想!”
他拉過排在頭一個的親衛,那漢子上臂肌肉結實,常年握弓的手背上布滿老繭,此刻卻緊張得繃緊了身子,喉結上下滾動著。
“代州所屬百姓子弟兵帶頭接種,從親衛開始…”周朔捏著銀針,手腕輕轉,針尖貼著皮膚淺淺一劃,留下一道淡紅色的痕跡:“就這麼深,一寸長,半寸深,見血珠就行,彆劃太深!深了易感染,淺了藥漿滲不進去,白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