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麵的麵條粗壯,而擔擔麵的麵條卻是細薄而且在麵條的表麵還覆蓋著一層肉沫作為臊子。
將碗裡的麵翻拌均勻後,我淺嘗了一口,畢竟有剛才吃甜水麵的教訓我這次不能再被辣到。
嘗過擔擔麵後感覺並不是像我想象的那麼辣,這種辣度我還能接受。
擔擔麵吃起來明顯和剛才的甜水麵味道不同,擔擔麵的的口感更加爽滑但同樣不失勁道。
而且麵裡的肉臊子使用豬肉沫炒製而成,而且在炒肉沫的時候肯定加了豬油讓肉沫吃起來更香。
特彆是肉沫混合著麵條一起入口嚼起來更是滿口留香。
劉雪婷本來還在小口吃著碗裡的甜水麵可是聽見我這邊傳出嗦麵的唏哩呼嚕的聲音頓時抬起頭向我看來。
這一看劉雪婷頓覺自己碗裡的麵條不香了,其實還是因為我吃麵的姿勢太過於猛烈,讓人食欲大增。
劉雪婷用她的筷子在我碗中一陣攪動,然後薅走了一大團麵條去了她的碗裡。
我抬起頭來看著喜不自禁的劉雪婷道
“雪婷要不要我再去給你點一碗擔擔麵?”
劉雪婷搖頭道“不了,再點一碗我肯定吃不完!就在你碗裡薅點就行了!”
我突然發現劉雪婷把拿來主義利用的是越來越熟練,什麼叫在點一碗麵吃不完啊,難道她就不怕我吃不夠嗎?
而且再點一碗麵她吃不完這不還有我嘛!我一個大男人對愛的人沒吃完的剩飯不應該是責無旁貸嘛!
劉雪婷仿佛是看出了我的想法笑道
“是不是覺得我在你碗裡薅走了麵你吃不飽?”
我正猶豫怎麼把我的想法含蓄的表達出來還沒開口說話劉雪婷又繼續說道
“錦城的這些特色麵都是油水重災區,加上這是晚餐,咱們吃完了都不會怎麼動,完全就是在堆脂肪,少吃一點也沒什麼關係!”
劉雪婷的話說的確實有道理按照科學飲食的說法每頓飯最好吃到七分飽可是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可能基本上都是吃到十二分飽吧。
吃的太飽對現代人的身體健康確實沒有好處,不過很多時候我這樣的吃貨真的是控製不住自己嘴。
為了避免在這種會令我尷尬的問題上過多討論我指著麵前吃乾淨的麵碗對劉雪婷道
“雪婷甜水麵這名字我還能通過字麵意思知道它的含義,可是這擔擔麵的名字是不是取得太過隨意了?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麵和擔擔有什麼關係啊。”
劉雪婷笑道“其實我第一次在聽到這名字時也感到疑惑,後來我在網上還專門問了度娘。”
看來對於擔擔麵這奇怪的名字不光隻有我感到好奇,還是有很多外地人在看到這個名字之後都會有好奇感。
一個能代表一個地域的美食在取名上都應該是很有特色,外地人看到名字下意識就能通過名字明白這種美食大體是用什麼食材做出來的。
可是擔擔麵光看名字可能隻能知道這是一種麵食,但具體是怎樣的麵食可能隻有本地人能夠明白。
作為一個不了解錦城風土人情的外地人在吃完一碗擔擔麵後還是不能準確的說出這碗麵為什麼要叫做擔擔麵。
劉雪婷見我對擔擔麵的名字好奇便把她知道關於擔擔麵的傳說告訴了我
“擔擔麵的名字源於其早期的售賣方式。相傳在很久以前由川省南部地區一個綽號為陳包包的小販所創,他曾是鹽場的挑鹵水工,因傷後為求生計向舅舅學做麵條,隨後挑擔在各鹽場販賣.
其擔子一端是有煤球爐和銅鍋的爐灶區,銅鍋還分煮麵、燉湯兩格,另一端則放置水桶、碗碟等物品,陳包包以此挑擔走街串巷叫賣麵條,人們便稱其售賣的麵為擔擔麵”
聽完劉雪婷說完這段傳說我不禁感歎
“都說高手在民間,但我發現其實美食同樣也是出在民間。民間土生土長的美食最是接地氣。”
劉雪婷眨動著美眸道
“遠達其實接地氣的美食也就隻有我們經常吃川菜最為接地氣。至於其它菜係嘛,雖然我沒有吃過,但從電視上看到過那些菜係裡邊的菜肴擺盤,光從這些擺盤上看就覺得距離老百姓的距離好遠!”
劉雪婷的感慨其實不無道理,話說本來民間就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說的是
魯菜是文人餐桌上擺放的,粵菜是商人餐桌擺放的,淮陽菜是達官貴人餐桌上擺放,隻有川菜是老百姓日常的吃食。
雖然我也不知道魯菜為什麼是文人的專屬,粵菜為什麼是商人的獨寵,淮揚菜為什麼就成為了達官顯貴的代名詞。
可是對於川菜是老百姓餐桌上常客我倒是相當的讚成。感覺在我的生活中一種川菜的特色菜在老百姓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都可以經常看到。
比方說回鍋肉和麻婆豆腐都是川菜的代名詞。但這些菜在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還是經常可以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