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西涼亭永樂大閱兵 闊灤海韃靼小逃亡(2)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95章 西涼亭永樂大閱兵 闊灤海韃靼小逃亡(2)

第95章 西涼亭永樂大閱兵 闊灤海韃靼小逃亡(2)(1 / 1)

果然,永樂對這個話題產生了興趣,他一捋長髯,望著滿眼蒼翠中的不協,指點江山般興致勃勃:“當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他的上都開平的東南、西南各五六十裡處建了兩座行宮,也就是今天的東涼亭、西涼亭,以備皇帝歲巡上都時遊獵、駐蹕所用。西涼亭因臨近察罕腦兒,蒙語中有白色湖之意,故元人詩文又有白海行宮之稱。這兩座行宮都在元大都至上都開平的必經之途上,也曾盛極一時。”

“見山說山,見水說水,皇上心中不僅有千軍萬馬,連這山川地理和前朝典故都爛熟於心,臣等自歎不如啊!”金幼孜看皇上高興,適時奉承幾句。永樂揮揮手,像是製止又像是前行,帶侍臣和護衛走進廢墟之城。很明顯,到了塞上,他的躁狂的毛病似乎就沒有了。

處處殘垣斷壁,亭台斑駁而荒草萋萋。舊日的樹木已長成參天巨木,行列整齊,枝杈繁茂卻雜亂無章。

見有人馬湧來,草原的碩鼠們急急地竄來竄去,吱吱叫著,像是憤怒中的匆忙躲避,又似乎為舍棄一條死蛇而不滿,竄到洞口還轉回身張望叫嚷,怒斥著一群不速之客的打攪。

“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永樂由衷地感歎,“元世祖是要給子孫萬世留下不朽之業才建行宮,何曾想過百年未滿便有了今日之頹?《尚書》雲:‘常闕德,保闕位。闕德匪常,九有以亡。’何況一座行宮?還是留些念想吧。傳旨下去,朕要駐蹕西涼亭,大閱全軍,軍士樵采不得斬伐行宮內樹木。”“遵旨。”楊榮、金幼孜應道。永樂慨歎大元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遊戲般遽變,他的大明江山縱有他遷都塞下的英明壯舉,也隻比大元多存在了一百多年。洪武、永樂的雄風在滌蕩了大明一個甲子後便風吹雲散了,他們開辟的江山不但不再那麼敞亮,還從此劣跡斑斑。永樂的重孫英宗以後,皇帝們一個比一個不爭氣,遊龍戲鳳的武宗正德皇帝,不是以江山、而是以天下美人為己任;崇信道教的世宗嘉靖皇帝,癡迷煉丹,幾十年不理朝政;到處斂財聚寶的神宗萬曆皇帝,躲在深宮數十載不上朝;剛愎自用的思宗崇禎皇帝,空有救國之誌,而無救國之才,再不能扶大廈於將傾了。

明代皇帝中,沒出宋徽宗那樣藝術範兒的山水畫家,卻出了一個魯班轉世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整日裡在皇宮裡鋸鋸刨刨,打造出的木器還真像那麼回事,若不是他短壽,說不定還真能成為一代知名的木匠皇帝呢!以強健英勇的雄姿開頭,以弱不禁風的病態結尾,這大概也就是百味人生或是皇朝世代更迭的規律吧!

永樂若是能預知子孫們的如此荒唐,真恨不能自己向天再借五百年了!旭日東升,西涼亭外廣袤的大草原上旌旗招展,萬馬歡騰,巨大的方陣中神機營和大部官軍原地堅守警戒,五軍營、三千營抽出部分人馬參與大閱。一列列騎兵、一隊隊士兵旗甲鮮明,軍容整肅,組成十個方陣,帶著大明的軍威、國威高呼著“萬歲”從永樂觀陣的山坡下矯健行過,旌旗獵獵作響,盔甲、長槍在春日的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廣場上雷鳴般的“萬歲”之聲震山撼嶽,此起彼伏回蕩在舊日元行宮外的草原上。

黃麾仗傘下,永樂自然灑脫麵帶笑意,齊胸長髯在微風中飄蕩,望著齊整掠過的步騎兵,又有了許多感慨。他對身旁的都督、尚書、侍臣道:“古之戰陣兵法不得不講,習戰陣方能固營壘,固營壘才能禦強敵,然需靈活使用,不可僵持。宋時,老將宗澤見嶽飛長於野戰,所向披靡。金兵南侵,正是國家用人之際,因將陣圖授予嶽飛,欲之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嶽飛深涵其意,熟識之後,對宗澤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好一個運用之妙的嶽鵬舉。故朕嘗言,兵行猶水,水因地而順流,兵因敵而作勢,水無常行,兵無常勢,須因敵而變化方能取勝。行陣之妙在於,猝遇大敵所至巋然不動,左右前後麾之自如,無往而不勝。”

永樂神采飛揚,他要告訴侍臣的遠不止這些。“晉末,並州刺史劉琨被胡騎在晉陽圍困多日,城中兵少而窘迫,無計可施,後來他探知胡騎久離家鄉,想起了韓信當年的四麵楚歌,遂心生一計。先是月夜吹簫,中夜又奏胡笳,黎明再奏胡笳,時斷時續,嗚嗚咽咽,胡兵唏噓流涕,終於棄圍而去。這也算是孫武子攻心為上的戰法吧!”

“陛下兵法稔熟,宏論高深,臣等望塵莫及也!”是張輔的聲音。閱兵之後是射箭比賽,這一次是讓兵卒參與,每營中各選出三名士兵。廣場西側立起了三根裹滿草束的木杆,每根木杆都插上數麵小旗,三人一組,每人三箭,能將小旗射下者為優秀。前十組步兵中,隻有一人三發皆中,其他或中一次或射到木杆上,總成績還算過得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永樂把成績最佳的士兵叫到跟前問:“哪個營的,喚作什麼?”“小卒唐順是陽武侯薛都督右哨幼軍營的。”永樂點點頭,記起當年負氣將各地子承父業的幼軍一萬多人送京師交薛祿訓練之事,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孩子們如今二十多歲都已成人,且訓練不錯。永樂麵露喜色:“賞!賜牛一頭、羊三隻,寶鈔五錠,回師之後由薛都督頒與。”

“謝皇上隆恩。”接下來是十組騎兵,總成績略好於步兵,至少有一箭射在木杆上了。看賞之後,永樂興趣盎然:“雁無頭不飛,兵無將不行。朕正在興頭上,隻觀士卒騎射不過癮,還要看看大將們的騎射,英國公張輔以下、各衛指揮使以上每人三箭,任何人不得缺漏。”

侍從武臣忙下去準備。一聲炮響,指揮使、都指揮使、都督等先後馳射,一個多時辰方才射畢,偌大的廣場上,卻沒有太大的歡呼聲。武將中大多兩中或一中,三箭倒還沒有全飛的。到了公侯伯一層,應城伯孫亨以三箭脫靶而爆冷,安遠侯柳升、武安侯鄭亨、成山侯王通、三發而兩中,隻有陽武侯薛祿、寧陽侯陳懋、英國公張輔三發三中,如同探囊取物般輕鬆。永樂還算滿意,賞了張輔、陳懋、薛祿。

他略一思忖,發現少了一人,是總督前運的押糧官隆平侯張信沒到,著人一問,說是夜裡鬨肚子,一直不舒服,在營中歇息了。永樂臉一沉:“朕大閱全軍,觀六師演武,他竟敢托病不至,著降為辦事官,糧草督運之事全部交與李慶。孫亨三發不中,空有伯位,著罷領兵之職,何時騎射練好了,再履職不遲。”

孫亨也是靖難功臣之後,承襲父輩爵位,坐享其成,不事武事也不足為怪,他這樣的人在軍中不少。而張信的膽大妄為卻是深有淵源的,就源於他舊日對皇上的救命之恩,怙寵恃驕。

二十四年前的建文元年六月,張信受建文皇帝密旨到北平和地方軍政官員共圖燕王。他從父親那兒就知燕王英武絕倫,母親也反對他圖謀燕王。於是,他置使命於不顧,多次造訪王宮想通風報信,因著他的身份燕王稱病不見。沒辦法,張信委屈自己,扮成了女人的裝束才見到燕王,把受朝廷密命之事和盤托出,由此,燕王最後堅定了舉兵靖難的決心。

燕王稱帝後,比照各戰將的功勞晉他為都督僉事,封隆平侯,非公堂相處時竟呼為“恩張”,但凡一些察看藩王動靜的密事都交與他。由此,張信滋生了居功自傲、承寵任性之心,且愈演愈烈,最後,連受寵的左都禦史陳瑛都醋意大發了,開始搜羅張信的劣跡。

永樂八年冬的一次早朝後,陳瑛言道:“張信無汗馬之勞,忝冒侯爵,恣肆貪墨,強占丹陽練湖八十餘裡,占江陰官田七十餘頃,請下有司驗治。”

永樂是個有恩必報的人,風言風語也聽說了張信的所為,這樣下去會對張信不利,就想敲山震虎,提醒一下,遂對陳瑛道:“卿所言甚是。昔中山王占有沙洲一區,因是耕農水道必經之所,家僮遂因之以擅利。中山王聽說後,責罰家僮又將其地歸於官府。今張信何德何能竟敢如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著人勘驗,若查有實據,依法懲處。”

三法司官員還沒出京,張信就得了信兒來見皇帝,一把鼻涕一把淚,哭天搶地,隻道是家僮所為自己毫不知情,身為侯爵,又是皇上知近的人,怎會與國法相抗,與國家爭利呢!永樂本就想嚇唬嚇唬,目的達到,和準備出京勘驗的三法司官員一說,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自此,張信也確實規矩了許多。官地、官湖不情願地退出了,但他骨子裡那種恃寵而驕的優越感輕易是扭轉不了的,他也不想扭轉。“恩張”,那是多大的榮耀,若無他當年通風,今上還是今天的今上嗎?朱家這一脈說不定早成了哪裡的孤魂野鬼了。那件事過去後的兩三年,他便舊病複發了。過去退出的又占了回來,且變本加厲。陳瑛死後,右都禦史吳中敷衍,後來的左都禦史劉觀屁股底下也不乾淨,更不想得罪人,於所有的貪縱之事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張信有恃無恐,也就越發放縱,變著法斂財,就連這次押運官糧還私藏了五千石,膽大妄為到無可救藥,更甭說個武臣的職責。說他手無縛雞之力是過了些,能提著大刀當個押糧官,前營後隊的轉轉就算不錯,就算履職了,武功儘廢,何遑射箭?遇到劫糧的,一準丟糧敗逃,想必皇上也不會把他怎樣!

他就真沒想到,一下子降成了辦事官,皇上動了真格的。

瑕不掩瑜,戰將和軍兵的總體良好讓永樂興奮;縱馬馳騁在廣袤的天地間更讓他高興;走出皇宮他就有如釋重負般輕鬆愉悅。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 重生65,靠打獵,我把妻女寵上了天 星海於你 櫻盛時分 快穿攻略:點滿男主的撒嬌技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