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扯過一把椅子坐了。認識多少年了,和內閣諸臣也算是投脾氣、對秉性,言談舉止也就沒有太多的客套。
“夜色新雨後,風聲晚窗前。”楊榮打趣,“若不是有軍政要務,這開平的夜景也足以讓人一飽眼福,今日卻沒有這個心境。你來前我等正在議皇上的事,一起說說也好。盛太醫多次說皇上再不宜辛勞受寒,可誰又勸得住?今日既出來,我意如何讓皇上早些回去,再不要像去年漫天風雪回師急’了。”
“沒有一個類似神明的暗示怕難以奏效。”金幼孜憂心忡忡,他在想,選大將提數萬勁旅足以蕩平阿魯台,但皇上邪火太旺,一門心思要親自剿滅,不打上一仗,又怎肯輕易退兵,除非有超越人的力量。
馬雲心頭一亮。站起走了一圈,皇上身邊多年的曆練讓他見識大長,說話沉穩,舉止優雅,他走到門旁細聽,又慢慢推門左右看看,確認不會有其他人,沉思半晌,悄聲道:“金大人的話提醒了我,二位仔細斟酌,怎麼以天神的戒告或示警說話,在下估摸,這招準靈。”
楊榮暗暗豎起了大拇指,一副踏破鐵鞋後的愜意,“一語中的,一路上我都在思慮,卻沒有個妥當之法,這下好了。陛下能回鑾,六師靡費省了不說,重要的是,皇上龍體可以安生了。”
馬雲詭秘地一笑,略有些得意:“主意我出了,怎麼說,什麼時候說,全在二位大人。”永樂睡得很熟,很難得這樣熟,他已經多日沒有享受這熟睡的盛宴了。迷蒙中,竟回到了紫禁城,走進坤寧宮,說是皇後徐儀華從很遠的地方回來了,十幾年了,她去了哪裡?這麼久沒見,為甚連個招呼都不打呢!是驛路不通,還是山水阻隔,他一定要問個明白。然而,宮裡宮外卻空無一人,隻有滿園盛放的牡丹,姹紫嫣紅,芳香四溢。似珊瑚、似錦帳、似紫玉、似寒月,他不忍觸碰,小心翼翼。
風兒送來暖意,送來滿園的清香,沁人心脾。抬頭之際,皇後徐儀華竟從遠處飄飄飛來,後麵還帶了個聰慧的女子,二人就落在了牡丹上。牡丹上也能走人,他大為驚訝,伸手去迎,卻沒有迎到,兩個女子風一樣擦肩而過,兀自說笑著,燦爛得像兩朵盛放的牡丹。怎麼,把皇帝丟在一邊了?這麼多年,他隔山隔水地思念,那思念讓他輾轉反側,淚水盈盈。十年未見,不認識了?他回身,怔怔地望著兩個翩翩女子,隻聽儀華說:“我生性喜,卻無甚作為,若有你道韞的才華,也要為天下多留幾本書了。”那女子道:“我也是徒有虛名,看的書多,心機敏些,語辯鋒機尚可,卻不曾留下一本書……”聲音越來越小,竟聽不見了。永樂想,儀華說的道韞,哦,謝道韞,大書法家王羲之兒子王凝之的妻子,那是一個才華橫溢、敢作敢為的女子,把一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宿學之士都辯得啞口無言,甚至,她還敢站出來幫襯詞窮的小叔子王獻之,一時傳為美談。
看著,看著,兩人竟成了一個人,是皇後,是自幼就有女諸生之稱的徐儀華,輕輕飛走在牡丹上。他想喊,喊不出,還是儀華回頭莞爾的一瞬發現了他,招呼他飛起來,離開那個耗人心血的皇宮,去看遠方的名山大川……他遲疑了,武英殿裡還有一大堆折子,萬民百姓還在等他的皇恩浩蕩、陽光雨露呢,你儀華能去,我怎麼能去呢!眼見著她乘著輕風飛走了。
永樂悵然若失,悻悻地,不知該往前走,還是往後退。噢,王貴妃的長安宮門大開著,張燈結彩,貼身宮女沈星兒扶著貴妃迎出來,像是早已知道了他的到來。天卿怪怪的,未等皇上落座,就地上一個居中的錦墊坐了,像是對皇上,又像是自言自語:“天高地厚,臣妾要去看遠在天堂的父母了,那裡雖然安樂,卻也孤獨,幾十年不見,實在想念,皇上若不嫌棄,也陪臣妾走一遭!”言畢,雙手合十,看也不看他,眨眼間就不見了。
永樂激靈一下,原來,長安宮也是一座空房子。宮門前的鮮花頃刻間變成一束束飛花,那飛得遠的竟變成了無數閃耀的星星,他伸手去抓,什麼也沒有,兀自站在那兒,悵然若失!
永樂由衷失望的心緒涼到最低點,就從見到儀華和謝道韞的那一刻起,不知為什麼,他就沒有了皇權的光環,像一個普通的士子在向往、追求著愛情的美好,真應了古人的那句話,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也包括他心愛的女人。
他嗔怪著二人的絕情,渾渾噩噩往前走,前麵是鹹陽宮,他寵愛的賢妃權映月最懂他的心,決不會像儀華、天卿那樣棄他而去的。遠遠的,就聽到了那天籟般的玉簫聲,他加快腳步,恨不能一下子見到曾給他深深慰藉的權妃。又怪了,腳下再快,鹹陽宮仿佛也在移動,總也走不到,怎麼都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正要發火,卻見映月在前麵向他招手,遙遙道:“皇上,臣妾要回故裡鴨綠江省親了,千山萬水,路途遙遠,不勞陛下遠送了,來年再為皇上侍奉枕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輕風起時,那團五彩斑斕的錦繡飄飄遠去,他緊趕幾步,想抓住她,卻夠不到,一腳落空,竟跌入了天壽山下黑漆漆的墓園中。他呆呆地站在那裡,似曾相識的感覺,卻恐懼著,片刻,萬年長明燈竟一個接一個點燃,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了大地。他凝視著自己為自己萬歲之後書寫的“長陵”二字,倒還滿意,雖說算不上書法,卻也敦厚有力,剛勁挺拔。往裡走,一架沉重、冰冷的棺槨橫放在那裡,在長明燈下幽暗閃現,他激靈靈打了個冷戰,踉蹌幾步,扶住石壁才站穩,百轉千腸地搜索記憶,終於記起皇後徐儀華早已溘然長逝,孤寂冷清地躺在那厚厚的石棺裡。倏忽間,他一絲恐懼都沒有了,走了幾步,手撫石棺,淚水便如奔湧的瀑布狂瀉不止,衝刷著他蒼老褶皺的臉頰,形成了一道道記載歲月的痕溝。山穀無言,群山空寂。十幾年了,他不敢說無時無刻不在念著她、想著她,可她在他心中卻永遠珍藏著,藏在了一個最溫暖、最敏感的地方,隨著每一次觸景生情,都能在眼前閃現。今天的睹物卻不是尋常的宮闕和舊日用品,而是儀華生生世世都要居住的地方了。倉促間,情難自已,卻不知拿什麼祭奠,心裡一片空白時,就著燈光,便把蘇東坡的《江城子》誦給她聽: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鬆岡。
誦到最後,已無法出語成聲。從長陵出來,永樂沉浸在無比的思念和悲痛中,一片混亂。他的後妃,他的大臣,甚至還有讓他不大放心的兄弟,一個個都離他遠行了,那麼毅然,那麼決絕,獨留他孤單在黑暗中摸索。他試探著往出走,忽見眼前一亮,一團柔軟的絮狀白雲飄過來,一位鶴發童顏的道者持符杖劍立在雲上,手一揮,一道“上蒼好生”的符語飄飄悠悠朝他而來,符到了,雲散了,道者也沒了。
他手展仙幅,反複琢磨著“上蒼好生”四個字,難道他剿滅凶悖的阿魯台不是好生嗎?思來想去理不出頭緒。他要找侍臣說說,大喊著馬雲,竟把自己驚醒了,原來是南柯一夢。
聽到喊聲,海壽三步兩步跑過來,當值的兩個宮女已掌燈就緒。“皇上,皇上——”海壽輕輕呼喊著,他知道皇上在做夢,夢裡都喊馬雲,一定有事。
永樂長籲了一口氣,坐起來,看看周圍,既不是皇宮,也不是長陵,和夢境相去甚遠,懵懂著,迷惑地問:“朕這是在哪兒?”
“在開平啊!皇上不是率大軍北上征剿阿魯台嗎,已到開平了。”“嗯,馬雲呢,馬雲為甚不在?”“他剛出去,該是小解去了。”海壽是馬雲一手拔擢的,千方百計為馬雲打掩護,生怕皇上疑心內臣交結外臣,哪敢說實話。
聽到了這邊的動靜,馬雲已回到上房,海壽的回話讓他受用,心下感激,對永樂跪稟:“奴才似是受了寒氣,腸肚打架都不是時候,還請陛下恕罪。”
“起來吧,為朕更衣。朕做了一個怪夢,百思不得其解,要請二位閣臣過來幫朕解解。”“皇上不睡了?也就是子時,奴才擔心聖躬……”馬雲囁嚅道。“更衣,速去找人。”永樂的語氣立時變了。“遵旨。”馬雲丟了個眼色,海壽出去了,他和兩個宮女忙幫皇上更衣。“朕做了一個夢,”楊、金二人一落座,永樂就迫不及待地說起,海壽出去的當兒,他已想好,夢雖怪,卻不能把夢中與三位已故後妃相見的事和盤托出,更不能說夢遊長陵地宮,大不吉之事,行事注意些,自己爛在肚裡吧,說出去,二人還不知會作何猜測呢。“朕夢見一個有如世間所傳的神人立在半空給了朕一幅‘上蒼好生’的字符,左思右想不得要領,難道朕發大軍征剿阿魯台錯了,是上天有意庇護,讓這個攪亂草原、擾我邊疆的惡魔逃之夭夭?”楊榮等三人議論了半天,尋找諫止皇上的機會,看來,上蒼也不願大明軍民受苦了,
三個人搜腸刮肚想出的計謀還未實施,就有了現成的“解夢”,楊榮暗自慶幸董老夫子“天人合一”的及時。機會來了又豈能放過?待皇上說完,他故意低頭沉思。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