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卿方立大功,雖不欲為官,不可不賞,卿若有所求,請直言相告,朕無不允。”
林如海忙道:
“臣在揚州十年,舉步維艱,不能寸進,豈敢言功,獨臣之弟子,雖年少無知,尚有三分膽氣,更有一腔忠心,日後倘有疏失,願求陛下看在老臣的麵兒,稍加寬宥,臣便彆無所求。”
皇帝搖頭道:
“他若有功,朕自然賞他,哪裡還要卿來交代。”
林如海想了想,又道:
“既陛下厚愛,臣確有一事放心不下,願求陛下恩典。
不敢瞞陛下,臣彆無子嗣,獨有一女,已至及笄之年,自小體弱多病,叫臣日夜擔憂。
幸臣這弟子,向與小女親善,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感情深厚。
臣已將小女許配,隻因犯了同姓之嫌,恐來日引人口舌,願再求陛下一道旨意賜婚,已堵悠悠之口。
臣一己之私,妄求聖意,貽笑大方。”
皇帝也微微一愣,林家四世列侯,而今已經失爵,他本已做好林如海求複祖上爵位的要求,卻不曾想,林如海竟將這樣的機會,隻拿來求一道賜婚的聖旨。
一個立下大功的文臣,要告老隱退,又沒犯什麼過錯,隻提請這麼一個要求,皇帝於情於理都不能拒絕。
況且這對皇帝而言,也算不得什麼事情,皇帝目光微凝,既然林如海主動放棄了這個機會,他自然也沒有非要把爵位還給林家的道理。
但以林如海治鹽十年的大功,若果無彆的封賞,則又難免叫人覺得他這個皇帝苛刻,因而笑道:
“這隻一件小事,朕已允了,然卿之大功,仍不可不賞,卿既不願再案牘勞形,朕也不好再強求。
戴權,擬旨,加林卿為銀青光祿大夫,賜京師宅邸一座,賜金魚袋,賜金百兩,綢緞十車。
以林卿之女為嘉寧縣主,賜婚靖遠伯。林卿以為如何?”
林如海深知皇帝這是要做給天下人看,以示自身並非刻薄寡恩之君,便也配合著不再推辭,叩首拜道:
“臣,叩謝陛下隆恩。”
皇帝見地,歎了一口氣,親自攙扶著林如海站起來,感慨道:
“卿既已無意官場,朕也隻得成全你,隻是卻不可忘了你我君臣恩義,當要保重身子,倘朕有所疑慮,遣人相問,卿還當不吝賜教才是。”
林如海忙道:
“若陛下有召,臣豈敢不奉旨意,然朝堂之上,名臣濟濟,恐臣鄙陋見識,實不堪一用。”
君臣二人又客氣一番,林如海方才告辭出宮,也不再將官帽戴在頭上,隻置於掌中,任由滿頭白發飄散,一步步走出養心殿,走出這座天下的中心。
皇帝也親自送出殿門,不知何時下起小雨,站在高處,遠遠眺望,才發現林思衡原來一直就在宮門口沒走。
見著林如海出來,林思衡親自為林如海披上擋雨的鬥篷,又撐著傘,隻將林如海遮得嚴實,卻不顧自己半個身子都在雨中,師徒倆就這樣慢慢消失在皇城大街上。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