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在於地方設立的戰區。”
趙桓說道:“就算地方戰區要輪換武將,由朝廷供應兵餉和糧食,也還是武將獨大,這必須要改革。”
種師道心頭咯噔一下。
的確如此!
這是他疏漏的地方。
一個能征善戰的武將,必定有足夠高的威望,很容易乾綱獨斷。
種師道眉頭深鎖,鄭重道:“是臣唐突了,沒有想清楚。”
地方武將的事兒,必須安排好。
否則,就容易亂。
趙桓神情從容,繼續道:“朝廷實現樞密院、三衙和兵部的製衡和分權,地方戰區也一樣。既要避免武將獨大,又要確保軍隊有戰鬥力。”
種師道撓頭道:“陛下,這可就難了。總不能安排太監去當監軍,或者安排文官當監軍,去監督武將吧?”
“這情況在本朝很常見,唐朝及以前都有類似的情況。”
“實際上,都不怎麼好,”
種師道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鄭重道:“安排監軍去地方,反而會敲詐勒索,以及僭越指揮,其實是以文馭武。”
趙桓搖頭道:“當然不是!”
種師道說道:“既然不派遣監軍,陛下要怎麼安排呢?”
趙桓道:“沒有製衡地方武將的職務,朕設定一個職務就是。自古以來,設定的官職無數,朕設定官職有何不可?”
種師道苦笑道:“既要達到製衡的目的,又要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很難。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內鬥奪權,削弱軍隊的戰鬥力。”
趙桓自信道:“軍中的武將負責主戰,不會削弱主戰的事情。朕安排一個政委的官職,單獨設立,自成體係。”
種師道問道:“什麼是政委呢?”
趙桓解釋道:“所謂政委,負責思想工作,以及軍隊的後勤等。”
“所謂的思想工作,是貫徹朕的決策,確保朝廷中樞的命令能一杆子捅到底。政委的級彆,和駐軍武將平級。”
“除了政委,再設立一個參謀長。”
“唐朝時有參謀官,又有行軍參謀,現在設立參謀長,屬於武將和政委的副職。”
“這個模式下,政委決定為什麼打仗?武將決定打不打仗,參謀長決定怎麼打仗?相互合作,相輔相成。”
“政委的存在,更不隸屬於武將,隸屬上一級的總政委,進一步直屬於朕。如此,對地方戰區就有了製衡,不怕武將獨大。”
趙桓說道:“這是個大的框架,還有諸多細化的問題,種公覺得如何?”
種師道眼前一亮,讚歎道:“按陛下的擘畫,地方建立駐軍的戰區,武將和政委都不會獨大,既有製衡,又有補充,的確很好。”
“這樣一來,陛下是天決策一切,樞密院管總方向,戰區負責具體主戰。”
“這是極好的安排。”
種師道神色激動,感慨道:“陛下的擘畫高屋建瓴,老臣佩服。”
趙桓笑著道:“種公,這是波瀾壯闊的改革,你舍得辭官嗎?不想把這最後的一件事情辦好?”
喜歡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麼請大家收藏:()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