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二年十月初九·文華殿角銅漏滴答,燭淚在禦案上凝成蜿蜒的山脈,朱厚照的手指叩擊著《邊報》邊緣,火銃擊發般的節奏驚飛簷下寒鴉。宣府急報上的朱砂批注尚未乾透,新添的「虜騎私鑄劣質火銃二十車」字跡邊緣洇著鬆煙墨,與驗鉛片上的紫斑形成詭譎呼應。
「火器監的神銳銃能壓過虜器幾成?」朱厚照抬眼,明黃燭火在他眼底碎成金箔,掃過階下胡世寧的十二章紋補服與牛二虎袖口未褪的銅屑。前者捧《宣府火器損耗圖》的指尖泛白,後者粗布圍裙上的鐵錨紋補丁與《瀛涯勝覽》裡的寶船鐵錨圖示暗合,像一枚楔入時光的鉚釘。
胡世寧趨前半步,補服上的仙鶴紋樣隨呼吸輕顫:「啟稟陛下,虜銃鉛砂占比四成,銃管砂眼率超三成,射程不過百五十步。」他展開圖卷,墨跡在燭火下顯出血色——那是用匠人咳血調墨繪製的損耗曲線,「西廠廢銅經蒙古茶馬互市流入,恐有內奸通敵。」
牛二虎喉頭滾動,粗糲的嗓音撞在殿柱上:「俺驗過虜銃殘片,鉛砂作彈丸尚可,銅體卻用廢銅摻石炭,炸膛時鉛煙能將驗鉛片染成紫黑。」他摸出的驗鉛片邊緣刻著極小的「工」字,那是考工院匠人用鏜床刻出的身份徽記,「神銳銃用三煉精鐵,鉛含量極低,射程能及三百二十步。」
殿外忽然傳來算珠落盤的脆響,像冬日冰麵裂開的細縫。王巧兒的弟子張旭闖入時,腰間鐵錨紋刺青隨步伐若隱若現。這個十三歲便入考工院算學班的少年,此刻算珠鏈上刻著王巧兒親授的風阻刻度,每顆珠子都經鬆煙墨浸過,防鉛的同時暗合「墨能驗鉛」的古法。「師父說,」他跪地時算盤磕在青磚上,算珠邊緣的螺旋紋與神銳銃膛線如出一轍,「若用《九章算術》衰分術算風阻,配合「三息換管術」,神銳銃在草原風向下可連射五次,每息換銃三管。」他特意將現代彈道學藏進古代算理,這是太學算學科的最新「譯經」成果。
楊廷和從文華殿後閣轉出,緋色官服上的仙鶴補子繡工精致,卻掩不住袖口補丁——那是他刻意保留的「清流」符號。他手中《皇明祖訓》翻至「兵製」篇,頁腳「永樂朝匠官隨軍」的抄條被指腹磨得發亮:「陛下,《祖訓》言「兵者,國之凶器」,然太宗征漠北,匠官陳剛隨營鑄炮,載於《順天府誌》。」他忽然盯著張旭腰間的算珠鏈,「但匠人隻可參技術,不可預軍機。」
胡世寧側身微揖,指節叩響《工器討虜令》黃綾封麵:「閣老,匠人技工營專司火器校準,指揮權仍歸火器監。」他的目光掃過朱厚照案頭的神銳銃模型,銃管「鳳錨共生紋」在燭火下猙獰如活物,「臣請以三疊陣應敵,匠人隨營測算,每銃必中。」
朱厚照忽然冷笑,抽出《永樂大典·工器卷》——那是他命人從《天工開物》倒譯回宋代工筆的偽作。「太宗北征,匠官能持驗銅權決炮材優劣,」他指尖劃過「工器隨軍」四字,墨色新得可疑,「今朕許匠人戴「工」字牌隨軍,算學校準寫入《神機營操典》——此乃「以技輔戰」,非「乾政」。」他擲出《匠人隨軍條例》,火漆封印裂開蛛網狀紋路,「匠官品級止於正七品。」
楊廷和望著張旭腕間的鐵錨刺青,忽然想起上月太學算學科考,匠人子弟竟用算盤解出《周髀算經》裡的勾股容方題。他意識到,當神銳銃的螺旋紋膛線穿透士大夫的禮法屏障,所謂「祖製」不過是塊待煉的生鐵。「也罷,」他從袖中取出《技作征信狀》範本,「需令匠人立狀,戰時失誤者,罪同臨陣脫逃。」宣紙間滲出淡淡鬆煙味,那是用防鉛墨書寫的特殊文書。
朱厚照頷首,將《工器討虜令》推向前方,黃綾卷軸在案頭鋪開如金色河流:「胡愛卿總督軍務,牛二虎為火器監軍,張旭領匠人技工營——」他忽然伸手按住張旭緊攥的算珠,少年掌心的繭子硌著他的虎口,像前世鐵錨會裡那些年輕技工的手,「記住,算盤能定彈道,亦能定軍心。若虜騎敢犯我疆土,便讓他們見識大明匠人是如何輔佐大軍碾過草原。」
殿外狂風驟起,簷角「工」字紋銅鈴劇烈搖晃,內部算珠狀鐵芯撞擊出「宮商角徵羽」的五音節奏,恰似山西鐵廠的鍛錘合鳴。朱厚照望著張旭衝出門的背影,忽然想起昨夜豹房密談,王巧兒說「匠人要的不是朱砂批紅,是錘砧下的精銅」。他摸出袖中驗銅錘,錘頭刻痕與書包裡泛黃照片中女子的扳手重疊——照片邊角焦黑,女子工裝左胸「林夏」銘牌清晰,右肩錨形疤在燭光下忽明忽暗。
「傳旨,」他對江彬道,聲線裡帶著不容置疑的灼熱,「命考工院用醋浸法加急製防鉛護腕三千副,隨火器營開拔。」他用《黃帝內經》裡的「酸能瀉肝」理論,「敢言「匠人不可恃」者,與虜寇同罪。」銅漏滴答聲中,他忽然輕笑,原來最鋒利的武器從來不是火銃,而是匠人們藏在算珠裡的星辰大海——那些用《九章算術》譯寫的彈道公式,比任何神權敘事都更具摧毀力。
楊廷和退朝時瞥見朱厚照袖口露出的鐵錨紋玉佩,忽然想起今早在內閣看到的《考工院密報》:匠人技工營已研發出「鐵芯銅體」炮管,射程較神銳銃再增五十步。他摸了摸袖中的《工器彙典》抄本,扉頁「天工開物」四字下,赫然用算珠擺著「鳳錨共生」的圖案——那是匠人對皇權的無聲回應。
細雨開始敲打窗欞,朱厚照望著案頭的神銳銃模型,銃管刻痕在燭火下流轉如活物。他知道,當明天的陽光照亮演武場,算珠與火銃將共同書寫新的曆史——不是以皇權之名,而是以工器之名。而他,不過是這趟時光旅程中的擺渡人,用前世記憶做槳,將匠人的星辰大海,劃入大明的江河。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