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第42章初步總結_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番外二第42章初步總結(1 / 1)

正德三年正月初六,奉天殿簷角銅鈴隨北風輕響,簷下燈籠映得金磚地麵泛著冷光。朱厚照扶著禦案上的神銳銃模型,目光掃過階下群僚。正德二年他特意命人在丹陛兩側刻上了《工器彙典》卷首的「考工圖」石刻。

「戶部尚書韓文,」朱厚照叩了叩禦案上的《歲入黃冊》,「先說歲入。」

韓文踏出班列,緋色官服上的孔雀補子隨動作輕顫:「陛下,正德二年太倉庫歲入白銀四百二十萬兩,較元年增三十八萬兩。」他展開黃綾清單,「新增之數,七分來自山西鐵稅,三分出自匠班銀折征。每匠歲納四錢五分,折色後反增三倍課銀。」說到「匠班銀」時,他特意抬眼瞥了瞥左班之首的楊廷和——前年十二月頒布的《匠班銀條例》雖未直接觸怒士大夫,卻如一根細刺紮在禮法派心頭。

「山西鐵稅激增,」朱厚照指尖敲了敲神銳銃槍管,「是否與匠戶脫籍有關?」

「正是。」韓文翻開第二頁,「太原鎮匠戶脫籍者三百二十戶,皆以煉焦技術入股官營鐵廠,年產精鐵較往年增三成。焦炭能耗較木炭低六成,且雜質更少。」他忽然壓低聲音,「不過……」

「但說無妨。」朱厚照抓起案頭的驗鉛片,在燭火下轉動,紫斑在金箔般的火光中忽明忽暗。

「民間私鑄鐵器增多,」韓文偷瞄了眼許天錫,後者正撚著胡須冷笑,「順天府查獲私鐵萬斤,其中三成摻鉛——恐與虜營火銃流入有關。」

「又是鉛毒!」朱厚照將驗鉛片拍在案上,「去年漠南之戰,三百被擄匠人中有二百患鉛毒血症,太醫院至今未找到根治之法……」他忽然看向兵部尚書胡世寧,「宣府鎮火器損耗如何?」

胡世寧跨前半步,戰袍下露出半截「工」字臂章:「回陛下,神銳銃在漠南戰役中損毀七十八支,皆因匠人隨營維護及時,未誤戰機。」他有意加重「匠人」二字,餘光掃過許天錫鐵青的臉,「不過楊閣老憂慮的「匠人乾政」……」

「胡尚書!」禮部尚書許天錫終於按捺不住,越班而出,烏紗帽翅劇烈晃動,「《皇明祖訓》載「匠籍世守,不得與士伍」,如今算學入太學、匠人授武職,已是破格!若再縱容其參與軍機——」

「許大人莫非忘了山西匠人試鑄火銃之事?」朱厚照突然打斷,聲音裡帶著冰碴,「工部銅料摻鉛,導致炸膛傷兵十七人,若非匠人驗出鉛砂,恐怕你現在彈劾的該是神機營通敵了!」

殿內驟冷。李東陽輕咳一聲,上前半步:「陛下,許大人憂心匠權坐大,亦非無因。」他轉向朱厚照,袖口上的補丁隱約可見,「但胡尚書所言亦是實情,臣以為可設「匠作監軍」一職,由士大夫充任,既保技術實效,又杜乾政之患。」

朱厚照盯著李東陽袖口的補丁,忽然想起太學外牆被鑿去的「火德星君」塗鴉。「可。」他頷首,「著胡世寧兼領匠作監軍,考工院匠人隨軍者,悉聽節製。」

許天錫還要爭辯,卻被楊廷和不動聲色地拽回班列。首輔大人清了清嗓子:「陛下,農政推行一年,延安府代田法成效如何?」

「張恪六百裡加急奏報,」朱厚照命宦官展開《延安府畝產圖》,墨線勾勒的曲線在殿中鋪開,「代田法畝產十二鬥,較傳統耕作增五成。用步弓丈量法核田,與匠人算學新法誤差不足一分。」他指向圖中紅點,「但張恪密報,當地士紳阻撓苜蓿輪作,稱「改壟易脈,有傷風水」。」

「荒唐!」胡世寧一拳砸在身旁銅鶴香爐上,驚起一片香灰,「去年陝西饑民遍野時,怎麼沒人說風水?如今畝產激增,反倒成了罪過?」

「胡尚書莫急。」楊廷和不急不緩,「陛下,臣以為可借《泛勝之書》舊例,令翰林院編纂《代田法考》,將深耕術附會為「趙過遺法」,再命張恪在當地立「漢趙過祠」——士紳重名器,如此可息爭議。」

朱厚照挑眉:「好個「借古改製」。」他忽然想起去年在翰林院偽造《宣德農具譜》的場景,「準奏。另,著太學算學科生員隨張恪丈量土地,若再有人以「龍脈」為由阻撓,便以「私占隱田」論處。」

朝會持續至午時,當值宦官捧來茶盞時,朱厚照忽然指著胡世寧腰間:「胡愛卿,你佩的可是朕賜的驗銅權?」

胡世寧連忙摘下垂飾,金質印身刻著細小的「工」字:「正是。臣每日用其核驗火器銅料,如今虜營劣質銅銃泛濫,此權不可或缺。」印身「工」字與禦案「鳳錨共生紋」相映。

許天錫聞言冷笑:「驗銅權、算珠鏈、鐵錨紋……陛下,匠人如今佩印帶紋,與士大夫無異,長此以往,四民之彆何在?」

朱厚照盯著許天錫頭頂的烏紗帽,突然笑了:「四民之彆,在其業,不在其飾。許大人若嫌匠人佩紋刺眼,朕賜你一枚「禮法之印」如何?」他轉向宦官,「取朕書房的「忠孝節義」玉章,著許大人每日佩於腰間,彰顯風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殿中傳來壓抑的低笑。許天錫臉色紫漲,卻不得不叩首謝恩。楊廷和見狀,連忙轉移話題:「陛下,佛郎機火器威脅日盛,臣建議增開泉州港,以火器換西洋鉛錫——」

「不可!」朱厚照猛地起身,神銳銃模型在案上劇烈晃動,「鉛錫雖賤,卻能鑄銃。去年漠南虜銃,十之八九用我大明廢銅!若再資以鉛錫,無異於借刀殺人!」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反應過激,放緩語氣,「西洋器物,可取其鐘表、眼鏡等無用之物,至於五金礦產,一概禁運。佛郎機子母銃樺木槍托可借鑒,但其鉛錫炮管不足為慮。」

李東陽若有所思:「陛下是擔心技術外流?」

「不僅如此。」朱厚照摸出袖中《全球通史》——書頁邊角焦黑,「佛郎機人在南洋鑄炮,所用「鐵芯銅體」之法,與我朝神銳銃有七分相似。若放任鉛錫出口,不出十年,南洋諸國皆能鑄銃,大明火器優勢將蕩然無存。雙層複合鍛打之法已在山西試造。」

朝會在暮色中結束。朱厚照步出奉天殿時,北風卷著細雪撲來。他望著午門方向新立的「工器坊」牌坊,想起昨夜豹房密談時王巧兒說的話:「匠人要的不是朱砂批紅,是錘砧下的精銅。」如今精銅已有,如何讓這精銅化為支撐大廈的梁柱,才是真正的難題。

「陛下,」楊廷和追上幾步,在風雪中壓低聲音,「今日朝會,許大人所言雖偏執,卻道出士大夫心聲。匠人終究是匠人,若欲長久推行工器改革,還需在禮法框架內——」

「朕明白。」朱厚照打斷他,望著階下雪中的燈籠,忽然輕笑,「不過楊閣老可知,太學算學科最近在傳什麼?」他湊近,「學生們說,算盤能定彈道,亦能定《四書》句讀。若有一日,《論語》注疏裡都摻了算學,你說這禮法,是崩還是不崩?」

楊廷和愕然抬頭,卻隻見皇帝袍角上的「鳳錨共生紋」在風雪中翻飛,宛如一隻振翅欲飛的巨獸。他忽然想起去年在翰林院看到的《工器彙典》初稿,扉頁「天工開物」四字下,赫然用算珠鏈擺著「士工一體」的圖案——那不是匠人對皇權的回應,而是對整個士大夫集團的無聲挑戰。

雪越下越大,奉天殿簷角的銅鈴忽然齊鳴,聲如鍛鐵,驚起簷下寒鴉。楊廷和望著皇帝遠去的背影,忽然意識到,這場以「複古」為名的改革,早已不是簡單的技術革新,而是一場重塑文明基因的宏大實驗。而他,作為這場實驗的主要參與者,早已沒有退路。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與爾同昭舊時雪 八零隨軍大東北,霍團長夜夜爬炕 慕長安 浴缸通海洋,我成海洋動物團寵 末世:我能選擇3個LOL技能 怪物移民管理局 這個弟子明明超強卻過分慎重 抽卡後,邪神成了我的吐槽役 嬌奴帶球跑,將軍暴君瘋著找 奪天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