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解釋機器學習的“學習”與“推理”階段
故事背景:小明學做蛋糕
小明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蛋糕師,他從來沒做過蛋糕,但他決定向奶奶學習。這整個過程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training)
1.奶奶提供了一本蛋糕食譜,上麵有各種蛋糕的配方,包括麵粉、糖、雞蛋、烘焙時間等信息。
2.小明開始反複練習:
?他先按照書上的配方做蛋糕,但第一次烤得太久,蛋糕變硬了。
?第二次,他調整了時間,但糖放多了,太甜了。
?奶奶告訴他要找到合適的比例,他不斷嘗試不同的組合。
3.經過多次失敗與調整,小明終於掌握了做蛋糕的訣竅,知道不同原料的搭配如何影響最終的口感。
這一過程就是機器學習的“學習階段”,相當於神經網絡在訓練數據上不斷調整參數,使模型越來越準確。
第二階段:推理inference)
1.現在,小明已經學會了如何做蛋糕。
2.這天,一個朋友來訪,問他:“我想吃一個草莓蛋糕,你能做嗎?”
3.小明不需要再去試錯,他已經掌握了配方,直接按照腦海裡的經驗配好材料,快速做出了一個完美的草莓蛋糕。
這一過程就是機器學習的“推理階段”,也叫“預測階段”。此時,模型已經學會了規則,麵對新的數據草莓蛋糕的請求),它可以快速做出決策,而不需要再重新學習。
用比喻解釋機器學習的“學習”與“推理”階段
比喻1:學騎自行車
?學習階段:剛開始學騎車時,你需要不斷嘗試、摔倒、調整平衡,不斷適應腳踩踏板和手握車把的協調過程。
?推理階段:學會後,你不需要再去思考如何保持平衡,而是可以直接上車騎行。
比喻2:考試與實際應用
?學習階段:學生通過課本、做練習題來學習數學公式和解題方法。
?推理階段:考試時,學生不再需要重新學習,而是直接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解題。
總結
1.學習training):像學做蛋糕、學騎車、學數學,需要通過大量的嘗試和調整來找到最優方法。
2.推理inference):一旦學會,就可以直接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而不需要重新學習。
3.機器學習也是如此,先學習,再推理,學習階段需要大量數據和計算,而推理階段則是快速做出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