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竹紙坊的紙_修仙從高二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修仙從高二開始 > 第387章 竹紙坊的紙

第387章 竹紙坊的紙(1 / 2)

阿竹和小宇把竹紙坊的路線細細講給每個圍攏來的人聽,末了總不忘添上一句:“去了要是找不著路,就喊我們名字,我們教你們做竹紙,保證能做出一張屬於自己的紙。”竹翁也在一旁笑著幫腔,手裡摩挲著腰間掛著的竹製煙袋:“竹紙坊的紙啊,是用三年老竹做的,寫在上麵的故事風吹不散、雨淋不褪,你們去了肯定不虧,還能聽聽林溪那丫頭當年做紙的趣事。”這話引得眾人眼睛發亮,不少人當場就掏出紙筆,把路線記了下來,連帶著竹翁說的“不褪色的故事”,都一並記在了心裡。

竹文化節散場時,夕陽正斜斜地掛在西山頭,把鎮口那棵百年老槐樹染成了金紅色,連飄落的槐葉都帶著暖融融的光。林念提著個裝滿竹紙的竹籃走在前麵,竹籃是竹翁早年編的,籃身上刻著細碎的竹葉紋,走起來“咯吱”輕響,像是在跟著腳步打拍子。阿竹和小宇跟在後麵,手裡攥著滿滿的小禮物——有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畫的竹葉水彩畫,紙角還沾著點沒乾的顏料;有鎮西頭編竹器的老人送的竹螞蚱,觸須是用細竹絲做的,一碰就顫巍巍地動;還有賣炒貨的張嬸塞給他們的一包剛炒好的竹米,熱乎乎的,隔著油紙都能聞到焦香,“給你們倆補補力氣,忙活一天了”。

“今天真熱鬨呀。”阿竹蹦蹦跳跳地走在青石板路上,淺青色的表演服下擺掃過路邊的狗尾草,帶起一串細碎的露珠。她手裡捏著那隻竹螞蚱,時不時舉起來晃一晃,“好多人都問竹紙坊在哪兒呢,下次體驗日肯定更熱鬨。”小宇點點頭,指尖轉著竹螞蚱,忽然停下腳步說:“不如我們在竹紙坊設個‘竹紙體驗日’,每個月選個晴天,專門教鎮上的人做竹紙。這樣不僅能讓更多人學會做竹紙,還能把林溪奶奶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多好。”林念回頭笑了,陽光落在她發梢,鍍上一層金邊:“這主意好,我明天一早就幫你們寫告示,用竹汁寫在你們做的竹紙上,貼在鎮口的老槐樹上,保證醒目。”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林念寫的告示就貼在了老槐樹最粗的枝椏旁。告示紙是阿竹和小宇前幾天剛做好的竹紙,米黃色的紙麵泛著淡淡的竹香,上麵畫著竹紙坊的簡筆畫——矮矮的竹屋、架著竹紙的竹架,連屋前的石臼都畫得清清楚楚;字是用新鮮竹汁調的墨寫的,青綠色的字跡在陽光下格外鮮亮,末尾還畫了片小小的竹葉做落款。告示剛貼好,就圍了不少人來看。穿開襠褲的小娃娃拉著家長的手,仰著脖子喊“我要去做紙”;鎮東頭的王阿婆湊過來,老花鏡滑到鼻尖上,指著告示問“真的能教我們這些老太婆做紙嗎?我年輕時候在娘家見過人做竹紙,可惜沒敢試,現在能學嗎”;連鎮小學的教書先生都來了,手裡捏著折扇,笑著說“我要帶著學生們去,讓他們看看紙是怎麼從竹子變出來的”。

第一個“竹紙體驗日”定在三天後的清晨。這三天裡,阿竹和小宇幾乎天天泡在竹紙坊裡做準備。他們在竹紙坊門口擺了四張竹桌,都是從竹藝坊搬來的舊竹桌,用細砂紙把桌麵打磨得光溜溜的;竹料選的是三年生的老竹,提前劈成一尺長的細條,碼在竹筐裡;木杵和竹簾也一一檢查過,木杵的把手纏了新的竹絲,竹簾的破洞用細竹線補好;還把竹翁給的竹節草搗成了汁,裝在十幾個小竹碗裡,擺在竹桌上——竹節草汁塗在手上能防竹刺,是竹翁當年跟林溪學的法子。林念也沒閒著,提前蒸了兩籠竹葉包,裡麵裹著糯米和豆沙,裝在竹籃裡,準備給體驗日的人當點心。

體驗日那天,天還沒亮透,竹紙坊外的竹林就傳來了“沙沙”的腳步聲。第一個來的是鎮東的王阿婆,手裡牽著小孫子豆豆,豆豆懷裡抱著個比他還高的小竹籃,奶聲奶氣地說“要裝自己做的紙,給爺爺看”。接著,文化節上見過的幾個孩子也來了,吵吵嚷嚷地衝進竹林,腳下的竹葉“嘩啦”響,嚇得幾隻竹雞撲棱棱地從竹叢裡飛出來,翅膀掃過竹葉,落下一串露珠。竹翁來得最晚,背著個半人高的大竹簍,裡麵裝著他連夜編的小竹筐,竹筐上都編著“竹紙坊”三個字,“給大家裝做好的紙用,省得拿在手裡皺了”。

等所有人都到齊了,小宇站在石臼旁,像模像樣地當起了“小老師”。他穿著林念縫的淺灰色短褂,手裡握著竹刀,先指了指旁邊的竹料:“大家先看我做一遍,采竹要選三年生的老竹,老竹纖維粗,做出來的紙才結實;劈竹要順著纖維劈,不然竹條會碎;搗纖維的時候力道要勻,太輕了纖維搗不碎,太重了紙會脆……”阿竹在一旁補充,把自己第一次做紙的“糗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我第一次搗纖維,把木杵砸到了石臼外,差點砸到自己的腳;抄紙的時候手一抖,紙漿歪成了月牙形,小宇哥哥還笑我做的是‘月牙紙’呢。”這話逗得眾人哈哈大笑,原本有些緊張的氣氛頓時鬆快下來,連王阿婆都笑著說“原來你們也有做不好的時候,那我們就放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開始做紙時,竹紙坊裡頓時熱鬨起來,連竹林裡的風都帶著歡快的氣息。孩子們圍著石臼,伸著小手爭著要搗竹纖維,小宇怕他們累著,讓他們排著隊輪流來,每人搗三下,“輕一點,像拍小皮球一樣”。孩子們乖乖聽話,小手握著木杵往下搗,雖然力氣小,卻格外認真,額頭上都冒出了細細的汗珠。阿婆們則坐在竹桌旁,小心翼翼地拿著竹簾,像捧著寶貝一樣,偶爾紙破了,就笑著說“沒事,阿竹丫頭說第一次都這樣,我們再試一次”。竹翁拄著竹杖,在人群裡慢慢走,幫著指導新手劈竹,還把林溪當年做紙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林溪那丫頭第一次做紙,搗了半個時辰纖維,手都酸了,結果抄出來的紙薄得像蟬翼,一吹就破,她坐在石臼旁哭,哭完了又接著做,直到做出第一張完整的紙,笑得比誰都甜。做竹紙和做人一樣,要耐心,要用心,急不得。”

阿竹帶著一個紮羊角辮的小女孩抄紙,小女孩叫丫丫,眼睛圓圓的,像兩顆黑葡萄,手卻很小,握著竹簾時手指都在發抖。阿竹就蹲下來,握著她的手,一起把竹簾往紙漿盆裡沉:“慢慢來,彆慌,像撈水裡的小魚一樣,輕輕沉下去,再慢慢提起來。”丫丫盯著竹簾,小臉蛋繃得緊緊的,直到竹簾提起來,看到上麵完整的紙漿層,才高興地跳起來,聲音脆生生的:“我做好啦!我要在上麵寫‘媽媽我愛你’,媽媽每天都給我做早飯,我要讓她知道我很愛她。”

小宇則在幫一個頭發花白的老爺爺劈竹。老爺爺的手有點抖,握著竹刀劈了幾次,都沒把竹條劈開,反而把竹刀卡在了竹節裡。小宇就走過去,幫他扶著竹料,手把手教他:“爺爺,竹刀要對準竹節縫,這裡的纖維最鬆,用力往下落,一下就能劈開。”老爺爺按著他說的試了試,竹刀“篤”地一聲,果然把竹條劈成了兩半,他笑著拍了拍小宇的肩膀:“還是你們年輕人厲害,我這老骨頭,幾十年沒摸過竹刀了,手都不聽使喚了。”小宇連忙說:“爺爺您隻是好久沒做了,多試試就熟練了,您劈的竹條比我第一次劈的整齊多了。”

中午的時候,太陽升到了頭頂,竹林裡的竹香混著紙漿的氣息,格外清新。大家坐在竹紙坊門口的石凳上,吃著林念帶來的竹葉包。竹葉包是用新鮮的竹葉裹的,裡麵的糯米黏黏的,豆沙甜絲絲的,咬一口,竹葉的清香混著糯米的甜香,在嘴裡散開。丫丫舉著自己剛寫好字的竹紙跑過來,給阿竹看:“姐姐你看,我寫好字啦!”紙上用竹汁寫著“媽媽我愛你”,字跡歪歪扭扭的,旁邊還畫了個小太陽,太陽的光芒是用竹汁點的小點點。阿竹摸了摸她的頭,笑著說:“寫得真好,等紙乾了,你送給媽媽,媽媽肯定會很高興的,說不定還會把這張紙貼在牆上呢。”

下午,風漸漸大了些,竹架上的竹紙很快就晾乾了。有的紙泛著米黃色,上麵能看到細細的竹纖維紋路;有的紙被孩子們塗了顏色,紅的、綠的、藍的,像一朵朵彩色的花;還有的紙被折成了紙船、紙鶴,擺在竹桌上,格外好看。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滿是笑容,連王阿婆都捧著自己做的竹紙,笑得合不攏嘴:“我這輩子都沒想到,還能親手做一張紙,回去要給老頭子看看,讓他也羨慕羨慕。”有人把紙折成紙船,說要放在村頭的小河裡,讓紙船帶著故事漂向遠方;有人在紙上畫了竹林,說要掛在自家的牆上;還有人像阿竹和小宇一樣,寫下自己的故事,貼在竹架上。竹架上的紙越來越多,五顏六色的,像掛滿了彩色的葉子,風一吹,紙頁“嘩啦”響,像在訴說著一個個溫暖的故事。

臨走時,丫丫拉著阿竹的手,不肯鬆開:“姐姐,下次體驗日我還要來,我要做一張更大的紙,寫給爸爸看,爸爸在外地打工,我要讓他知道我做了竹紙。”王阿婆也說:“你們這活動真好,既學了手藝,又聽了故事,下次我帶我們家老頭子來,讓他也學學做竹紙,他年輕時候就喜歡這些老手藝。”竹翁站在一旁,看著這熱鬨的場麵,笑著對小宇說:“林溪當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讓竹紙坊熱鬨起來,讓更多人喜歡竹紙,現在你倆幫她實現了,她在天有靈,肯定很高興。”

體驗日結束後,阿竹和小宇開始收拾竹紙坊。阿竹把竹架上的新故事一張張整理好,按日期排好順序,有的紙邊角有點卷,她就用竹鎮紙壓平;小宇則在旁邊打掃衛生,把地上的竹屑掃到竹筐裡,把用過的竹簾一張張洗乾淨,晾在竹架上。兩人都累得滿頭大汗,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滑,卻笑得很開心,連手上被竹刺紮出的小口子,都覺得不疼了。

“以後每個月都這樣,會不會很忙呀?”阿竹坐在石凳上,揉著酸脹的胳膊,胳膊上還沾著點竹汁的痕跡。小宇點點頭,又搖搖頭,手裡拿著塊布擦竹刀:“忙是忙,但很開心呀。你看,大家都喜歡竹紙坊,都願意聽林溪奶奶的故事,這樣我們的牽連就越來越多了,就像守藝老人說的,織網人的網,就是這樣一點點變大的。”林念走過來,遞給他們兩杯溫水,杯子是竹製的,杯身上刻著竹葉:“忙不過來就叫我,我也能幫你們搭把手。再說,鎮上的人肯定也願意幫忙,你看今天,王阿婆幫著招呼人,竹翁幫著指導,以後人多了,大家肯定都會來幫忙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日子,竹紙坊果然越來越熱鬨。每個月的體驗日,來的人都比上次多,有時人太多,竹紙坊裡都站不下,大家就坐在竹林裡,聽小宇講做竹紙的步驟,聽竹翁講林溪的故事。竹翁總是提前一天來幫忙準備竹料,把竹料劈成細條,碼得整整齊齊;鎮上的裁縫鋪老板張嬸,每次都會來幫忙修補竹簾,她的針線活好,補好的竹簾看不出來痕跡;連鎮西的鐵匠李師傅都來幫著加固石臼,他用鐵條把石臼的邊緣綁好,說“你們這是好事,我得幫襯幫襯,石臼結實了,你們搗纖維也省力”。

阿竹和小宇也越來越熟練,不僅會教大家做竹紙,還會講更多的故事——有竹翁講的林溪當年在竹紙坊做紙時,遇到下雨天,把竹紙搬到屋裡,自己卻淋了雨的往事;有守橋人爺爺講的竹橋的故事,說林溪當年經常在竹橋上放紙船,紙船上寫著對遠方朋友的祝福;還有他們自己在竹語鎮遇到的人和事,比如幫鄰居阿婆修竹椅,幫鎮上的孩子編竹籃。他們還學著林溪的樣子,用竹紙做風箏,在風箏上寫滿故事,趁著春風放飛。風箏飛得很高,飛過竹林,飛過竹橋,飛過鎮口的老槐樹,竹紙上的字跡在風中輕輕晃,像在把故事傳遞給每一個看到風箏的人。

這天,阿竹和小宇像往常一樣去竹紙坊,剛走進竹林,就發現地上有一串奇怪的腳印。腳印很小,像是孩子的,卻比普通孩子的腳印深,而且腳印旁邊還有些細碎的竹屑,像是有人在這裡劈過竹。“是誰來過這裡呀?”阿竹蹲下來,指著腳印問,手指輕輕碰了碰地上的竹屑,竹屑還是新鮮的,應該是剛留下沒多久。小宇也覺得奇怪,撓了撓頭:“體驗日剛過沒多久,按理說不會有人來呀,難道是鎮上的孩子來玩了?”

兩人順著腳印往前走,腳印在竹林裡繞了幾個彎,最後通向竹紙坊。走到竹紙坊門口,他們發現屋門是開著的,裡麵傳來“沙沙”的聲音,像是有人在翻紙。小宇握緊了手裡的竹刀——竹語鎮的人都知道竹紙坊的規矩,沒人會隨便進未開門的竹紙坊。他輕輕推開門,隻見一個穿著藍色衣服的小男孩蹲在竹架旁,正小心翼翼地摸貼著的竹紙,手指輕輕拂過紙麵上的字跡,手裡還拿著一根竹枝,竹枝上沾著點新鮮的竹汁,像是在模仿他們寫故事。

“你是誰呀?”阿竹輕聲問,怕嚇著他,聲音像羽毛一樣輕。小男孩回過頭,露出一張圓圓的臉,眼睛很大,像兩顆黑葡萄,看到阿竹和小宇,頓時緊張起來,手都有些發抖,手裡還攥著一張皺巴巴的竹紙。“我……我叫小竹,從隔壁鎮來的。”小男孩的聲音小小的,像蚊子叫,“我在鎮口看到你們貼的告示,就想來看看竹紙坊,對不起,我沒經過你們同意就進來了,我現在就走。”

小宇放下竹刀,走過去蹲下來,笑著說:“沒事,你不用走,我們又不怪你。你是不是也想做竹紙呀?”小竹點點頭,眼睛亮了起來,像星星一樣:“我媽媽說,竹語鎮有個能做不褪色紙的地方,我想來看看,想做一張紙,寫給我奶奶,她生病了,住在醫院裡,我想讓她知道我很想她,想讓她快點好起來。”

阿竹聽了,心裡軟軟的,像被溫水泡過一樣。她走過去,拉著小竹的手,手小小的,有點涼:“我們教你做竹紙吧,做一張最漂亮的紙,寫給奶奶,奶奶看到了肯定會很高興的,病也會好得更快。”小竹高興得跳起來,手裡的竹紙都掉在了地上,阿竹幫他撿起來,發現紙上用鉛筆寫著“奶奶快點好起來”,字跡歪歪扭扭的,有的筆畫都連在了一起,卻寫得很認真,紙角都被攥得有些皺了。

那天,阿竹和小宇專門教小竹做竹紙。小竹學得很認真,劈竹時雖然力氣小,握不住竹刀,小宇就幫他扶著竹料,他一點點地劈,額頭上冒出了細細的汗珠,也不肯休息;搗纖維時,他站在石臼旁,踮著腳尖,雙手握著木杵往下搗,每一下都很用力,小臉憋得通紅;抄紙時,

他小竹抄紙的模樣,像極了當年初學手藝的林溪——試了三次才終於抄出一張完整的竹紙。第一次伸手沉竹簾時,他太急著看結果,竹簾剛沾到紙漿就往上提,隻沾了薄薄一層,對著光看幾乎能透見竹架的紋路;第二次倒穩了些,可提簾時被風吹得晃了晃,紙邊“嘶”地裂了道細縫,像被竹葉劃開的口子;第三次他深吸一口氣,小手緊緊攥著竹簾邊緣,盯著竹簾邊角一點點往紙漿盆裡沉,直到整個竹簾都浸在乳白色的紙漿裡,才屏息凝神慢慢往上提——這一次,竹簾上鋪著一層勻淨的紙漿,像冬日清晨落在竹枝上的細雪,沒有一處破損,沒有一點歪斜。

“成了!我做成啦!”小竹舉著竹簾原地跳了起來,聲音脆生生的,滿是雀躍,連眼角那顆小小的淚痣都跟著亮了起來,映著竹紙坊裡的光,像落了顆小星星。

阿竹連忙走過去,幫他把竹簾輕輕架在通風的竹架上——那是竹翁特意選的位置,風從竹窗吹進來,既能讓紙快點乾,又不會把濕紙吹皺。她看著濕紙在風裡慢慢舒展,紙漿裡的竹纖維漸漸清晰,笑著對小竹說:“等它徹底乾透,我們就用竹汁調墨寫字,竹汁寫的字不怕潮,就算來來把紙放很久,上麵的話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小竹用力點點頭,搬了個小竹凳坐在竹架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濕紙,時不時伸手輕輕碰一下紙麵的溫度,指尖剛碰到濕涼的紙漿就趕緊縮回來,像在守護一件一碰就碎的稀世珍寶。


最新小说: 我在末日朝九晚五 大夏第一獵戶,我靠打獵封王拜相! 盜墓:我靠給主角團擋傷活命 快穿之一線生機貳 饑荒年:我帶嬌妻屯糧,你讓我爭霸天下 頂級溺寵,京圈太子低頭誘哄 頂流前男友今天又在求複合 迷霧之城,窺探者背後的秘密 協議結婚曝光?她直播時孕吐了! 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