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昂附和道:“大人所慮極是,不過末將以為,就算鄂州郢州不奉王詔,我們還有機會遊說其他州府,相信大楚總會有些地方官員追隨陛下吧?
大人擔心安國長公主派兵攻打雄鷹城,末將以為純屬多慮,如今項家野戰精銳都在壺關,隻要霍其山韋廷按兵不動,江陵城守備兵馬有限,守江陵城都頗為勉強,絕對抽調不出更多兵馬攻打雄鷹城。”
楊謙目光落在黃石標杜康身上,乾笑道:“兩位將軍有何看法?”
黃石標大大咧咧道:“我沒啥看法,我聽曹大哥的,他叫我乾什麼我就乾什麼,他叫我向前衝,我絕不後退,他叫我後退,我絕不向前。”
杜康雙眼仿佛藏有百萬雄兵,緩緩搖頭道:“大哥,小弟以為這是下下之策,若選此策,我們勝算渺渺。”
楊謙大喜過望:“哦,杜將軍有何高見?”
杜康看向曹子昂,曹子昂笑道:“老杜,你有什麼好主意就說吧,在大人麵前不用吝嗇。現在我們坐在同一條船上。”
杜康鐺的一聲拔出佩刀,指著地圖上的江陵城道:“小弟以為,我們不用遊說任何人,而是高舉天子旌旗,打響討逆平叛的口號,率軍直接殺向江陵城,必能一戰而定天下。”
三人聽得眼都直了,額頭冒出一束冷汗。
黃石標將手背搭在杜康額頭,打趣道:“老杜,你是不是腦子燒壞了?我們手裡就這點兵馬,就算傾巢而出不過區區三千二百人,五百鐵騎、五百披甲步卒、兩百弓弩手,三千二百人去江陵城討逆平叛?你這不是壽星公上吊——活膩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子昂眉頭擰成麻花:“老杜,你真會異想天開,這種荒誕的計策都敢說,不怕讓大人笑話我們三兄弟是草包?”
楊謙心中冷笑,對這三兄弟全無興趣,突然不想跟他們再聊下去。
黃石標是粗魯武夫,曹子昂隻會照本宣科,杜康根本不知所謂。
杜康見他們滿臉的不屑一顧,臉上浮現深邃笑意,淡淡道:“小弟知道此計初聽起來頗為荒唐,諸位切勿急躁,容我慢慢道來。
靠山王剛棄我們而去,安國長公主就在江陵城稱帝,大楚必定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忠於陛下和靠山王的臣民多半不會臣服,此時恰是安國長公主力量最薄弱的時候。
他們迫切需要時間重整朝堂秩序,剪除異己勢力,收攏民心軍心。我們如若留在雄鷹城小打小鬨,豈不是送給他們寶貴的時間?
依小弟之見,討逆平叛迫在眉睫,萬萬拖不得,拖得時間越久,越容易讓安國長公主站穩腳跟、穩定朝局人心。
我們想要勝利,就必須以快打快,趁她立足未穩打她一個措手不及,率領兵馬護送陛下直奔江陵城,沿途不斷敲鑼打鼓宣傳造勢,宣揚討逆平叛的義舉,不給安國長公主從容謀劃的機會。
也讓那些對陛下忠心的臣民知道陛下尚在人間,不至於彷徨無措,如此才有戡定叛亂的機會。大人,您以為如何?”
楊謙見他的奇思妙想不像是信口胡謅,腦中靈光一閃,猛地想起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
當年建文帝朱允炆強勢削藩,燕王朱棣被迫起兵反抗,在朝廷大軍的連番征討下,朱棣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
後來姚廣孝建議朱棣率軍直取京師,一路勢如破竹,金陵城應聲而下,建文帝自焚而死,於是才有了名垂青史的明成祖。
這破釜沉舟的戰術等於把自己逼到絕境,不留一絲一毫餘地,大獲全勝也還罷了,不幸戰敗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楊謙並不擔心自己的死活,隻擔心會不會害死項櫻,所以猶豫不決。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