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北麓平原北麵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東南是連綿起伏的山脈,西邊是浩浩蕩蕩的荊水,連接清源的北麵幾乎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曹子昂等人圍著地圖分析完大營格局,對韋波草包罵不絕口,稍微有點兵家常識的人都不敢在這等平原地帶安營紮寨,這等四戰之地很難防備敵人偷襲。
想要抵禦數萬大軍的攻擊,必須將營地南移五裡,撤到蒼鷺山,那裡有道狹窄的山口,西邊背靠荊水,東邊全是崇山峻嶺,乃是易守難攻的險隘。
曹子昂等人商議完畢,迅速傳令三軍移營蒼鷺山口,然後加緊搶修防禦工事,力爭在兩天內圍繞蒼鷺山口構築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禦陣地,同時派五百精兵去向陽坡將其餘物資拉回蒼鷺山口。
在項櫻沒醒之前,他們沒有籌碼去策反清源等地,隻能堅守待變。
想守,既要有人,也要有糧有草。
一場大戰徹底摧毀了銅山大營的指揮係統,忠於韋家的高層將領或隨韋廷戰死,或隨韋波逃往清源,收編的三千多人隻有一些官階較低的將領,這對曹子昂自然是個好消息。
他們煞費苦心將這三千多人打亂編製,提拔一批雄鷹城士卒作為將官,簡單做了一番思想工作,無非是告訴他們要忠君報國,切不可附逆謀反。
這些將士來自江陵腹地,對項氏皇族的忠誠毋庸置疑,很快就跟雄鷹城將士打成一片,興致勃勃幫著構築工事。
申時初刻,在四千多名將士的共同努力下,銅山大營整體向南平移五裡,圍繞蒼鷺山口重新建起營寨,新的防禦工事一點點打造成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昏時分,楊謙終於醒了,不顧自己的疲憊之軀,立刻要去項櫻營帳探視。
好巧不巧,剛走到項櫻的營寨門口,安寧長公主項淄恰恰帶著侍女風風火火趕了過來,兩人在營帳外不期而遇。
項淄繃著一張臉,衝過去就是一巴掌,結結實實摑在楊謙臉上。
“你這混球,我早說過不能讓櫻兒衝鋒陷陣,你們就是不聽,現在好了,害她傷的這麼重。”
楊謙沒能護住項櫻周全,心中羞愧,默默忍著項淄的責罵,一句也不反駁。
聞訊而來的曹子昂等人訕訕圍觀,都不敢上去替他解圍。
項淄憤憤罵了幾句,重重踹了楊謙兩腳,才揭開簾子走進禦帳。
曹子昂等人見向陽坡的侍女都趕來了,暗暗鬆了一口氣。
昨晚為了加急趕路,沒有帶上侍女,等到項櫻受傷後,他們才發現沒有侍女啥事都不方便,一群大老爺們無法替她寬衣解帶擦洗身體。
經過這一戰,那些原本對楊謙心存輕視的將士有所改觀。
他們原以為這小子隻是走了狗屎運,僥幸得到皇帝項櫻的垂青,成為楚國的皇夫,眼光見識、才學本領不過爾爾,但他能夠虛心納諫、任賢用能、用人不疑,更是敢於力排眾議接受康雒獻策,這一點彌足珍貴。
對底層將士而言,他們從來不怕上司啥也不懂,怕的是明明啥也不懂偏要固執己見指點江山,從而彰顯自己的英明神武,這是很多紈絝子弟的通病。
顯然楊謙是個稱職的領導。
戰前他能慧眼識珠采納正確計策,大戰時能不顧生死衝鋒陷陣,敢於跟敵人主將以命相搏,這是夢寐以求的統帥人選。
那些文官士子或許會對他不屑一顧,認為這是匹夫之勇,但邊關將士將他引為同道。曹子昂等人暗暗發誓,一定要將他推上高位。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