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夜密信
胤礽捏著淮北大營的布防圖,菱花鏡中倒映著石青色百蝶穿花氅衣。三更梆子敲響時,他忽將圖紙折成方勝,塞進繡到一半的藕荷色軟緞鞋麵。"主子真要送去?"貼身宮女阿蘅顫聲道:"毓慶宮的眼線說…說殿下近日總往兵部遞折子。"
"孤比那妖女懂軍事。"他咬斷金線,牡丹纏枝紋恰好遮住河道標記。窗外驚雷乍起,一道閃電劈亮繡繃上未完成的詩句——"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二、驛站烏龍
六百裡加急抵京那日,通政司主事王覃險些摔了黃綾匣。匣中戰報夾著隻繡鞋,金絲銀線纏著朵詭異牡丹,花蕊處竟用朱砂標著"泗州"二字。"太子妃給殿下的…情趣之物?"他抹了把冷汗,連夜將"證物"送進南書房。
康熙執鞋對燈細看時,石靜嫻正跪在青玉磚上。皇帝突然大笑:"保成可知這牡丹繡的是徐州地勢?"她猛地抬頭,見鞋麵暗紋蜿蜒如黃河故道,花萼處兩枚米珠竟與淮陰駐軍位置重合。
"索相前日還彈劾太子妃奢靡。"康熙指尖敲打鞋麵,"倒是比兵部那幫廢物強。"
三、朝堂博弈
翌日太和殿上,索額圖捧著繡鞋聲淚俱下:"婦人穢物玷汙軍機,太子妃當賜白綾!"石靜嫻瞥向丹墀下的"自己",胤礽廣袖下的手正比出三根手指——那是他們約定的暗號:第三方案。
"兒臣請皇阿瑪細看鞋底。"她突然撩袍下跪。當太監捧出熏了香的麵料,群臣倒吸冷氣:千層底夾縫間藏著完整黃運交彙圖,蠅頭小楷標注著十七處險工。
"上月巡視河工時,太子妃與兒臣夜宿堤壩。"她麵不改色扯謊,"為避索相耳目,隻得以此法呈報。"
四阿哥突然出列:"兒臣可證!二哥案頭確有治河劄記。"他袖中滑出本偽作,首頁還沾著石靜嫻特製的茯苓糕渣——那是他們傳遞密信的暗號。
四、夜半對峙
子時梆子響過三聲,胤礽踹開毓慶宮暗門:"誰準你動孤的布防圖?"
"殿下該謝我。"石靜嫻晃著淮安知府密折,"索額圖門人貪墨修堤銀兩,你這圖若真送去…"她將茶盞推過案幾,水麵浮著朵銀耳,恰似黃河奪淮後的扇形淤積區。
他突然按住她翻折子的手:"那年孤隨皇阿瑪南巡,親眼見災民易子而食。"燭火爆了個燈花,映亮他袖口磨破的刺繡——為趕製繡鞋,十指皆纏著止血的棉布。
"你要權,孤要名。"石靜嫻抽回手,"明日朝會提議設河道總督,人選必須是…"
"高士奇。"兩人異口同聲。
五、繡鞋謎底
五更天,阿蘅在碳盆裡扒出燒剩的邊角料。被火舌舔舐的繡樣顯出古怪紋路——牡丹花瓣裡竟用茜草汁寫著:"堤潰當日,泗州駐軍可順流而下"。
"主子真要幫殿下爭這治河權?"
胤礽摩挲著燙傷的指尖:"黃河改道能淹十縣,也能衝垮索額圖的鹽隊。"他望向窗外泛起魚肚白的天際,喃喃自語:"石靜嫻,且看是你先掌漕運,還是孤先控江南。"
喜歡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請大家收藏:()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