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府試行開海,膠州要建造港口和造船廠,這種事情如今山東官場上哪個人不知道?
楊繼盛鼓動官兵們說的讓山東父老得利的話,自然不是假,但也不會儘數都是真的。
山東地界上,自然是看好此事。
甭管是士紳地主,還是商賈豪右,亦或是尋常百姓,都覺得開海是利好山東的。
但這種事情從來都不是隻想著好處,不考慮壞處的。
登萊兩府知府,都是東南籍官員,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山東三司主官,更是大半都出自東南地界。
為了開海的好處,得罪現管的官?
這其中就需要權衡利弊,好好的考慮一番了。
就如同現在。
自己在楊繼盛麵前,自然沒有反駁的餘地。
人家拿著的可是皇帝的聖旨,朝廷的命令。
人家當眾說這麼多,那是客氣。
甚至對方不來,以登萊兵備道的身份調動登州衛兵馬,他們也不敢搪塞什麼。
可真要是登州衛出了人,登州知府怎麼想?萊州知府怎麼想?藩台衙門、臬台衙門的官老爺們又會作何感想?
不論是左僉都禦史高拱,還是眼前這位右僉都禦史楊繼盛,他們隻需要考慮如何替皇帝和朝廷辦好開海的事情就行。
可他們這些登州衛的人。
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楊繼盛心中也明白,這些在地方上的官員武將們,心裡頭從來都是先考慮方方麵麵的牽扯和影響。
他也沒有點破。
隻是目光在這幫登州衛將領臉上掃過。
最後落在了仍然是一無所知的年輕的戚繼光臉上。
楊繼盛麵帶笑容:“此次本官當差山東,既領了聖旨,也領了錢糧。登州衛忠勇無雙,此次一應將士加賞半年軍糧。登州衛所調兵馬,皆加官一級聽用。登州衛補足缺額,留營之人亦官進一級。”
想要人做事,就要先喂飽飯。
這等道理,楊繼盛同樣清楚。
而且,他和高拱兩人剛好有這個權力。
此言一出。
頓時整個校場上都變得嘈雜起來。
他們當兵這麼多年,可還沒見過事情沒做,就先領賞的。
指揮使曹智聖等人,更是目光熱烈。
相比較於尋常士卒,他們更關心官進一級。
此刻。
上官的存在,已經不成影響。
就是親爹親娘,也不能阻攔自己升官啊!
天底下就沒這個道理的。
楊繼盛拋出好處後,重新走到指揮使曹智聖麵前。
“楊憲台。”
此刻,這位指揮使麵色更加殷勤,處處都透著討好。
楊繼盛則是明晃晃的指向了一頭霧水的戚繼光。
“本官若是沒有猜錯的話,這位便是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戚繼光?”
曹智聖回頭看了一眼戚繼光,點頭道:“回憲台的話,正是他。元敬他爹,當初官至神機營坐營官,一生清廉,家教嚴厲,忠貞報國,元敬如今雖不過二十出頭,卻已有其父當年風範。”
楊繼盛點了點頭:“此次調登州衛半數兵馬前往膠州,便由他這個年輕人操辦吧。登州衛這邊,本官自會親筆奏疏,上呈皇上知曉。”
曹智聖眼前一亮,能讓皇上知曉自己的忠肝義膽,那可比官進一級來的更重要。
他當即將戚繼光拽到跟前,拍著胸膛說道:“憲台放心,此事末將保管讓元敬操辦妥當,絕不會誤了憲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