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鈴聲在周六上午十點響起,蘇晴幾乎是跑著去開的門。許明遠從書房探出頭,看到妻子領進一個西裝筆挺的中年男人,手裡提著精致的皮質公文包。
"明遠,這是陳岩,我大學同學。"蘇晴的聲音比平時高了一個八度,"現在在瑞康醫藥做市場總監。"
許明遠慢慢站起身,關節因為昨夜的疼痛而僵硬。這個陳岩他聽蘇晴提過幾次——醫學院高材生,畢業後轉行醫藥銷售,如今已是某跨國藥企的地區負責人。照片上看過,真人比照片更加光鮮,腕表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
"久仰。"陳岩主動握手,力道恰到好處,"蘇晴跟我說了你的情況,特地來看看有什麼能幫上忙的。"
許明遠注意到他說"情況"而不是"病情",這種刻意的委婉讓他皮膚發緊。陳岩身上古龍水的氣味太濃,掩蓋了醫院消毒水留下的痕跡。
"陳岩帶來了一些新藥信息。"蘇晴急切地說,眼睛亮得反常,"國外剛獲批的免疫調節劑,對egfr突變有奇效。"
許明遠看向妻子。蘇晴今天特意化了妝,穿著那件許久不穿的淡紫色連衣裙,像是要赴一場重要約會。她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這是她極度緊張時的習慣動作。
"先坐吧。"許明遠示意沙發,"我去泡茶。"
廚房成了暫時的避難所。許明遠慢吞吞地燒水,從櫃子裡找出最好的龍井。透過門縫,他能聽到客廳裡的對話:
"...三期臨床數據顯示有效率68..."
"...國內還沒上市,但我們有passionateuse通道..."
"...副作用遠小於傳統化療..."
每個詞都像一記重錘。許明遠太熟悉這種語言了——充滿希望的數字,精心挑選的術語,隱藏的風險。他曾是製藥公司的it主管,參與過數據係統的搭建,知道那些光鮮的百分比背後是什麼。
茶泡好了,許明遠端著托盤回到客廳。陳岩正在展示一疊全英文的資料,蘇晴專注地聽著,不時點頭。看到許明遠,她立刻招手:
"明遠,快來看!這種藥在美國已經獲批了,專門針對你的突變類型!"
許明遠放下茶杯,接過資料。首頁是彩色打印的藥品宣傳單,醒目的曲線圖顯示腫瘤體積隨時間縮小。翻到後麵,小字標注著"臨床研究用藥,未獲中國藥監局批準"。
"這藥怎麼拿到?"許明遠直接問。
陳岩微笑,露出完美的牙齒:"正規渠道需要等至少兩年。不過..."他壓低聲音,"我們公司有少量樣品,可以通過特殊申請使用。當然,需要自費。"
"多少錢?"許明遠盯著他。
"一個療程十二萬,通常需要三到四個療程。"陳岩的語氣像是在討論一頓便飯,"考慮到你和蘇晴的關係,我可以爭取到員工折扣,大概九折。"
許明遠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膝蓋。四十八萬,正好是程教授說的那個數字。巧合得令人不安。
"副作用呢?"
"輕微皮疹,偶見乏力。"陳岩輕鬆地說,"比你現在用的藥安全多了。"
許明遠看向蘇晴,她眼中那種希冀的光芒刺痛了他。她太需要一根救命稻草了,以至於願意相信任何承諾。
"有完整的臨床試驗報告嗎?特彆是不良反應部分。"許明遠問。
陳岩的笑容僵了一瞬:"技術性太強,你們可能看不懂..."
"我是it出身,習慣看數據。"許明遠堅持。
陳岩猶豫了一下,從公文包深處拿出一份文件:"這是二期臨床的初步結果。三期完整數據還沒公開。"
許明遠快速瀏覽著表格。有效率確實不錯,但翻到安全性部分時,他的眉頭皺了起來——3的患者出現間質性肺炎,1.2肝功能嚴重損傷。這些數字被埋在密密麻麻的統計表格裡,不仔細看很容易忽略。
"這藥和你現在的治療方案可能有衝突。"陳岩突然說,"如果決定嘗試,最好先停掉現有的藥。"
許明遠猛地抬頭:"你是說退出現在的臨床試驗?"
"那種試驗藥太原始了。"陳岩不屑地擺擺手,"有效率才多少?60?而且副作用大得要命。我們這款是新一代靶向藥,精準多了。"
許明遠握緊了拳頭。陳岩甚至沒問他在用什麼藥,就敢如此武斷地評價。更讓他憤怒的是,蘇晴竟然全盤接受這種說辭,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我們需要考慮一下。"許明遠最終說。
陳岩識趣地站起身:"當然,重大決定嘛。"他留下一張名片,"有任何問題隨時聯係我,24小時開機。"
送走陳岩後,房間裡彌漫著尷尬的沉默。蘇晴忙著收拾茶杯,動作刻意而僵硬。
"你早就聯係他了?"許明遠打破沉默。
蘇晴的背脊繃直了:"上周同學聚會遇到的。他主動問起你的情況..."
"然後立刻推銷起藥來。"許明遠冷笑,"真巧,正好是我們負擔不起的價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不是推銷!"蘇晴猛地轉身,茶杯在托盤上哢嗒作響,"他是想幫忙!這藥國內根本買不到,他是看在老同學份上才..."
"蘇晴,"許明遠儘量保持冷靜,"你知道醫藥代表靠什麼賺錢嗎?銷售提成。他每賣出一盒藥,口袋裡就多一筆錢。"
蘇晴的臉色變得煞白:"所以你是在質疑我的判斷力?認為我連老同學是真心幫忙還是另有所圖都分不清?"
"我隻是說我們應該謹慎。那種藥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