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蛇傳》話本持續帶來分成收入雖然被克扣,但積少成多),再加上之前賣草藥、套兔子的積蓄,以及陳山李秀省吃儉用的積攢,陳家的錢袋子終於漸漸鼓了起來。
雖然遠談不上富裕,但至少,那筆壓在心頭如同巨石般的債務,終於有了著落。
這天,陳平安仔細清點了家裡的所有銅錢和少量碎銀話本分成有時會給碎銀),確認數目已經足夠償還陳屠戶的本金和那高得離譜的利息,甚至還能略有盈餘。
將錢用粗布包好,鄭重地交給父親陳山。
“爹,這錢夠了。您明天…就去把陳屠戶的債還了吧。”
陳山接過那沉甸甸的布包,手指都在微微顫抖。
多少個日日夜夜,這筆債如同夢魘般纏繞著他,壓得他喘不過氣。
如今,終於可以還清了。
這個家,終於可以擺脫這沉重的枷鎖了。
“好…好。爹明天一早就去。”陳山的聲音帶著哽咽,眼眶泛紅。
李秀也在一旁默默擦著眼淚,臉上是如釋重負的笑容。
第二天,陳山揣著錢,昂首挺胸地去了村東頭陳屠戶家。
這一次,麵對陳屠戶,他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低聲下氣的欠債人。
腰杆挺得筆直,聲音也洪亮了許多。
將錢款當麵點清,連本帶息,一文不少地還給了陳屠戶。
看著陳屠戶那驚訝又有些不甘的表情,陳山心裡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暢快。
無債一身輕。
這種感覺,真好。
還清債務的消息,很快在小河村傳開了。
村民們看向陳家的眼神,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以前是同情,是憐憫,甚至帶著點不易察覺的輕視。
現在,則多了幾分驚訝、羨慕,甚至…敬畏。
一個原本掙紮在貧困線上的家庭,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僅讓“癡傻”的兒子“開了竅”,還能寫書掙錢,還清了陳屠戶那麼一大筆“閻王債”。
這簡直就是個奇跡。
陳山和李秀走在村裡,明顯感覺到周圍人態度的不同。
以前躲著他們走的人,現在會主動笑著打招呼。
以前說話陰陽怪氣的人,現在也變得客客氣氣。
就連村裡的族老,見到陳山,也會和顏悅色地聊上幾句。
這種無形的變化,讓陳山夫婦走路的腰板都挺直了許多,臉上也多了幾分自信的光彩。
而這一切改變的核心,正是那個年僅六歲,卻已然成為全家頂梁柱的兒子——陳平安。
還清了債務,手裡還有一些餘錢。
新的問題又擺在了麵前:這筆錢該如何使用?
是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還是…用來做點彆的?
這天晚飯後,陳平安主動跟父母談起了這件事。
“爹,娘,咱們現在手裡還有些餘錢。光放著也不是辦法,不如…”
“不如啥?”陳山問道,他現在對兒子的意見非常重視。
“不如…買幾畝地吧。”陳平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買地?”李秀愣了一下,“平安,咱家不是有地嗎?雖然不多,也夠種了。”
“娘,地不怕多。”陳平安解釋道,“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咱們多買幾畝地,多種點糧食,就算年景不好,也能多些收成,心裡踏實。”
“而且,”聲音頓了頓,“有了田地,才是咱們家真正的恒產。以後…就算我讀書要花錢,家裡也有個穩定的根基。”
在這個以農為本的時代,土地就是最可靠的財富,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擁有自己的田產,比手裡攥著隨時可能貶值的銅錢要穩妥得多。
陳山和李秀聽著兒子的話,覺得很有道理。
是啊,手裡有地,心裡才不慌。
而且,兒子以後讀書還要花大錢呢,家裡多幾畝地的出息,也能減輕不少負擔。
“買地是好。”陳山點點頭,又有些猶豫,“可…村裡哪有那麼多地賣啊?好地都攥在人家手裡呢。”
“我知道。”陳平安顯然早有考慮,“我打聽過了,村西頭王老五家,他兒子前陣子賭錢輸了不少,正急著想賣掉那幾畝靠河邊的薄田呢。”
王老五家的那幾畝薄田,因為地勢低窪,容易受水淹,收成一直不太好,算是村裡比較差的地。
但陳平安心裡卻有彆的盤算。
那幾畝地雖然是薄田,但勝在靠近水源。
如果…利用圖書館裡關於簡易水利和土壤改良的知識,稍加改造…
未必不能變成好田。
而且,正因為是薄田,價格肯定不會太高,正好符合他們目前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