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依靠讀書和科舉帶來的身份地位,真的能在所有危險麵前都安然無恙嗎?
萬一…科舉失利呢?
萬一…遇到不講道理、隻認拳頭的惡人呢?
除了聖賢書裡的智慧,是否還存在著…其他的、更能帶來安全感的“力量”?
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開口試探一下。
“先生,”臉上露出符合年齡的好奇和一絲迷茫,“學生聽您講聖賢道理,心中十分敬佩。隻是…學生有時也會想,這世上除了讀書考功名之外,可還有其他…能讓人安身立命,或者…獲得真正大智慧、大本事的途徑嗎?”
措辭很小心,將對“力量”的渴望,包裝成了對“智慧”和“安身立命途徑”的探索。
方敬儒聽了,微微一愣。
看著弟子那似乎真的有些迷茫的眼神,以為他是因為科舉之路的艱難而產生了畏難情緒,或是看了什麼雜書而胡思亂想。
老先生不由得失笑搖頭。
“傻孩子。”語氣帶著幾分慈愛和理所當然,“自古聖賢便已指明了道路。讀書明理,修身養性,而後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人間正道,亦是獲得最大智慧、成就最大本事的唯一途徑。”
“至於其他的…”方先生頓了頓,似乎在思考如何措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或許有些旁門左道,如那尋仙問道之流,或是一些江湖術士的奇技淫巧,看似玄妙,實則虛妄,非但不能讓人安身立命,反而容易誤入歧途,最終害人害己。我輩讀書人,當敬鬼神而遠之,專注於聖賢學問,切不可被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迷了心竅。”
老先生的回答,完全是站在傳統儒家知識分子的立場上,否定了任何“超凡力量”或“不同道路”的可能性。
陳平安聽了,心中了然。
看來,從老師這裡,是問不出什麼了。
他所渴望的那種力量和傳承,在這個世界的主流認知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或者…被刻意地忽視和貶低了。
“是,先生教誨的是。學生明白了。”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恭敬地應道。
但內心深處,那份對未知力量和不同可能性的渴望,並未因此而熄滅。
反而,因為老師的“否定”,而變得更加…隱秘和執著了。
看來,尋找“底牌”的道路,隻能依靠自己了。
科舉,是眼下必須全力以赴的主線。
而那條通往未知力量的支線,隻能暫時深埋心底,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去悄然探索。
方先生看著弟子那副“受教”的模樣,欣慰地點了點頭,以為自己已經成功地將他引回了“正途”。
殊不知,一顆更加堅定、也更加隱秘的種子,已然在少年的心中,悄然種下。
這次談話,會讓陳平安未來行事更加收斂嗎?
或許在表麵上,會的。
但內心的探索欲,恐怕隻會愈發強烈。
而他對“其他途徑”的這份心思,又是否會在未來某個不經意的時刻,被他人察覺,從而引來新的變數呢?
一切,都籠罩在迷霧之中。
喜歡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請大家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