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便將書翻到相關頁麵當然是他提前做好的標記),指著關於灌溉用水和村務攤派的條文,用一種請教的口吻問道:
“族爺爺您看,這書上說,引水灌溉要按次序,保證水量。還說村裡攤派要大家商量著來,不能偏頗。可…可最近我們家用水,好像總是輪到最後,水也小得很。還有修祠堂攤派的錢糧,似乎也比彆家多了不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陳述事實,不做任何指控,語氣裡帶著孩童的困惑和不解。
“學生就想問問族爺爺,是不是…咱們村現在的規矩,跟這書上寫的不太一樣了?還是…學生理解錯了?”
將問題巧妙地轉化為“規矩是否改變”或“自己理解錯誤”,把判斷權交給了族老。
族老聽完,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他雖然年事已高,但並不糊塗。
陳家最近遇到的那些“小麻煩”,他也有所耳聞。
現在聽陳平安這麼一說,再結合鄉約的規矩,心裡哪還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明顯是有人在利用手中的一點小權,故意刁難陳家。
而這個人,多半就是陳老爺那邊的人。
族老心裡有些不悅。
陳平安現在可是村裡唯一的“神童”,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是整個陳氏宗族的榮耀。
陳老爺因為一點私怨就暗中打壓,實在是有失身份,也有損宗族顏麵。
更重要的是,陳平安是以“請教鄉約”的名義來的,還拿出了“書本依據”。
作為維護宗族規矩、主持公道的族老,他不能坐視不理。
否則,不僅無法向陳平安交代,更會損害自己在族人心中的威信。
“嗯…”族老沉吟片刻,緩緩開口,“平安娃兒,你這書讀得好啊。這鄉約規矩,確實是如你所說。看來…是下麵有些人辦事糊塗了。”
輕輕一句話,就定了性。
“這樣吧,”族老站起身,“你先回去。這事兒,我老頭子知道了。該按規矩辦的,就得按規矩辦。”
“多謝族爺爺指點。”陳平安目的達到,立刻起身告辭。
當天下午,族老便拄著拐杖,親自去了村正家,又叫上了幾個在村裡有威望的老人,一起核查了修繕祠堂的賬目和攤派記錄。
隨後,又將那個管水渠閘口的陳老爺侄子叫來,當眾詢問了灌溉用水的分配情況。
在族老和眾位老人的壓力下,再加上陳平安之前引用的鄉約條文作為依據,村正和那個管水人哪裡還敢狡辯。
很快就承認了自己“考慮不周”、“辦事疏忽”。
族老當場便讓他們將多攤派給陳家的錢糧退回,並責令管水人以後必須按照規矩,公平分配用水,不得再故意刁難。
一場由陳老爺在背後操縱的風波,就這麼被陳平安借著族老這股東風,四兩撥千斤地化解了。
整個過程,陳平安甚至沒有直接出麵與對方爭執。
手段隱蔽而有效。
事情的結果很快傳遍了全村。
村民們對陳平安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這孩子,不僅有才華,還有頭腦,有手段。
小小年紀,就能在複雜的鄉裡人情和規矩中周旋,還能讓族老都為他出頭。
真是了不得。
而地主陳老爺得知此事後,氣得在家裡摔了好幾個杯子。
他沒想到自己精心布置的、自以為天衣無縫的小動作,竟然這麼輕易就被那小子給破了。
而且,還搬動了族老這尊大佛,讓自己吃了啞巴虧。
怨恨,如同毒蛇般在他心底滋生,變得更加深沉。
他知道,這小子,已經不是他能輕易拿捏的了。
再想對付他,恐怕…得用更狠、更絕的手段了。
陳平安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這次雖然贏了,但與陳老爺的梁子,算是徹底結死了。
對方的怨恨加深,下一次出手,恐怕就不會是這種小打小鬨了。
提升實力,獲得功名,變得更加迫在眉睫。
同時,通過這次事件,他在村中的影響力也無形中得到了提升。
族老的好感,村民的敬佩…
這些,都是他未來可以利用的資源。
如何在不得罪整個宗族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規則和人情,保護好自己小家庭的利益,甚至…為鄉鄰爭取一些權益?
陳平安站在新買的田埂上,望著遠處陳老爺家那高大的院牆,眼神深邃,陷入了沉思。
這條路,還很長。
喜歡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請大家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