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聲名所累,應對探問_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 > 第54章 聲名所累,應對探問

第54章 聲名所累,應對探問(1 / 2)

《詠鵝》帶來的轟動,加上之前《白蛇傳》、《天仙配》打下的基礎,讓“小河村神童陳平安”這個名號,徹底在青溪鎮及其周邊地區傳開了。

一時間,陳平安成了附近十裡八鄉最熱門的話題人物。

不僅是普通村民好奇,就連鎮上那些平日裡自視甚高的讀書人,也開始對這個年僅幾歲就能作詩、寫書的農家孩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各種各樣的目光,開始聚焦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村。

方敬儒先生的蒙學館,也因此變得“熱鬨”了不少。

時常會有一些陌生的麵孔,提著點薄禮,前來“拜訪”方先生。

名義上是請教學問,或者探討文墨。

但言談之間,總會有意無意地將話題引到陳平安身上。

“方先生,久聞您教導有方,門下出了位驚才絕豔的‘神童’啊。”

“是啊是啊,那首《詠鵝》,渾然天成,我等拜讀之後,亦是讚歎不已。”

“不知…那位陳平安小友,今日可在館中?我等也想一睹其風采,沾沾文氣。”

方敬儒先生人老成精,自然明白這些人的真實來意。

大多是好奇心作祟,想親眼看看這“神童”究竟是何模樣,順便…或許還存著點考較試探的心思。

對此,方先生心裡其實是有些不悅的。

他既為弟子的才華感到驕傲,又擔心過多的關注會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影響他的心性。

尤其是在經曆了上次孫童生之事後,方先生更是堅定了要讓陳平安“藏拙”的念頭。

因此,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方先生總是會先將對方恭維一番,然後輕描淡寫地說道:“諸位謬讚了。平安那孩子,不過是記性好些,偶得一兩句歪詩罷了,當不得‘神童’之名。”

“至於今日嘛…唉,那孩子貪玩,許是又跑到哪個山溝裡去了,未必在館中。諸位若隻是尋他,怕是要白跑一趟了。”

試圖用這種方式,將這些不請自來的“訪客”擋回去。

然而,總有那麼些運氣好的,或者掐準了時間來的,正好能碰上陳平安在蒙學館裡。

比如這天下午,就有兩位穿著體麵的中年文士,聯袂而來。

自稱是鎮上某書院的先生,特來拜會方敬儒。

寒暄過後,果然又將話題引到了陳平安身上。

恰好,陳平安因為要向方先生請教一個問題,並未立刻放學回家。

方先生無法再推脫,隻好將陳平安叫了出來。

“平安,這兩位是鎮上博文書院的張先生和李先生,特意來看看你。”方先生介紹道,同時暗中向陳平安遞了個眼色。

陳平安立刻心領神會,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行禮:“學生陳平安,見過張先生,李先生。”

姿態放得很低,眼神清澈,帶著孩童應有的好奇和一絲靦腆,完全看不出之前舌戰孫童生時的那份銳氣。

那兩位先生仔細打量著陳平安。

見他雖然穿著普通,但眉清目秀,眼神靈動,不卑不亢,心裡先有了幾分好感。

“嗬嗬,果然是鐘靈毓秀,不同凡響啊。”張先生笑著誇讚道,“陳小友,我們都讀了你的《詠鵝》詩,當真是…嗯…清新可喜,童趣盎然。”

他本想用更華麗的詞藻,但看到陳平安稚嫩的年紀,又覺得不太合適。

“先生謬讚了。”陳平安小臉微紅,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那都是…瞎寫的,當不得真。”

“哎,小友何必過謙。”李先生也笑著開口,“聽說小友不僅能作詩,還…‘寫’了那本風靡全鎮的《白蛇傳》?當真如此?”

終於問到了關鍵點。

這也是他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求證傳聞的真實性。

陳平安似乎更加不好意思了,低下頭,小聲道:“那…那不是我寫的。是我聽村裡一位老爺爺講的故事,覺得好聽,就…就記下來,托趙秀才幫忙謄抄整理的。學生年紀小,哪裡會寫什麼書嘛。”

再次將功勞推給“白胡子老爺爺”和趙秀才,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記錄者”和“整理者”。

這個說法,既解釋了話本的來源避免了“創作”帶來的驚世駭俗),又顯得合情合理孩童記性好,記錄故事)。

兩位先生聽了,對視一眼,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來如此。

這樣就說得通了。


最新小说: 八零好孕美人,搬空家產改嫁絕嗣大佬 我老公總是英年早逝留下遺產 讓你破案,你直播虐殺罪犯? 朕隻是一個演員 凡童降妖錄 絕對反傷我不說,有種你就打死我 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 穿越過去和現在 十洲禦道錄 我的玉佩直通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