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那話本故事奇特,文筆卻略顯稚嫩。
看來傳言多有誇大之處。
這孩子或許確實聰明,記性也好,但要說獨立創作出那等作品,還是不太可能的。
想到這裡,兩位先生心裡那點因為“神童”之名而產生的壓力和審視感,頓時減輕了不少。
看向陳平安的目光,也變得更加溫和,如同看待一個聰明伶俐的晚輩。
“原來是這樣。”張先生笑道,“那小友也是了不起了。能將聽來的故事記得如此清楚,還能記錄下來,已非尋常孩童可比。”
“是啊是啊。”李先生也附和道,“看來方先生當真是教導有方,將小友這塊璞玉打磨得如此出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巧妙地將功勞分了一部分給方敬儒,不得罪人。
陳平安立刻接口道:“是啊。都是先生教得好。學生愚鈍,若非先生悉心指點,恐怕連字都認不全呢。”
順水推舟,將“聰明”歸功於老師教導有方。
這番應對,既謙遜得體,又不卑不亢。
既滿足了對方的好奇心解釋了傳聞),又沒有過分暴露自己的“異常”。
還順帶捧了老師一把。
簡直是滴水不漏。
兩位書院先生對陳平安的好感度再次提升,覺得這孩子不僅聰明,還很懂事,知進退,將來必成大器。
又隨意問了幾個關於蒙學課業的問題。
陳平安都按照方先生之前的叮囑,回答得中規中矩,隻在一些細節上略顯早慧,並未再展現出之前那種令人震驚的“妖孽”水平。
兩位先生對此也很滿意,覺得這才是符合“神童”身份的正常表現過於妖孽反而不真實)。
一番交談下來,賓主儘歡。
兩位先生滿足了好奇心,還“發掘”了一個好苗子。
陳平安則成功地應付了這次探問,沒有暴露底牌,還贏得了“謙遜懂事”的好評。
方先生也鬆了口氣,覺得弟子總算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知道“藏拙”了。
送走了兩位先生。
陳平安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眼神恢複了平靜。
剛才的應對,看似輕鬆自然,實則每一步都經過了精心計算。
應付這種場麵,對他來說並不難。
難的是,如何判斷來訪者的真實意圖?
哪些人是真心欣賞,可以結交?
哪些人是心懷叵測,需要提防?
哪些人又是可以利用的資源?
剛才那兩位先生,態度溫和,言語得體,似乎並無惡意。
但他們看自己的眼神深處,那份揮之不去的審視和探究,還是讓陳平安心生警惕。
在這個時代,人心難測。
低調策略,能維持多久?
當自己未來展露出更多“異常”時,是否還會有人相信“運氣好”和“老師教導有方”的說辭?
會不會有人不相信,試圖用更極端的方式來試探自己,甚至…挖掘自己身上的秘密?
這些,都是懸而未決的隱憂。
看來,提升實力,依舊是根本。
隻有擁有足夠的力量,才能無懼任何探問和試探。
在那之前,隻能繼續…小心翼翼地扮演好“神童陳平安”這個角色了。
喜歡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請大家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