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初涉醫理,小試牛刀(修訂版,前麵章 全部修訂了)_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 > 第67章 初涉醫理,小試牛刀(修訂版,前麵章 全部修訂了)

第67章 初涉醫理,小試牛刀(修訂版,前麵章 全部修訂了)(1 / 2)

秋風蕭瑟,寒意漸濃。

連日的陰雨和驟降的氣溫,讓小河村不少抵抗力弱的人都染上了風寒。

陳平安的母親李秀,也沒能躲過。

或許是長期的辛勞累垮了身體,或許是一時受了涼,這位勤勞樸實的農婦病倒了。

起初隻是幾聲咳嗽,一點鼻塞,她自己並沒太在意,想著扛一扛就過去了。

可沒過兩天,病情卻不見好轉,反而有加重的跡象。

咳嗽變得劇烈而頻繁,常常咳得整宿睡不好,喉嚨也沙啞得厲害。

整個人都無精打采,渾身發冷,畏寒,連帶著頭也昏沉沉的。

看著母親日漸憔悴、精神萎靡的樣子,陳山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趕緊去村東頭,請來了村裡唯一的赤腳郎中——王郎中。

王郎中背著個破舊的藥箱,來到陳家,仔細給李秀搭了脈,又翻看了舌苔。

一番望聞問切之後,捋著花白的胡須,慢悠悠地下了診斷:“嗯…是風寒入體,受了涼。不打緊,吃幾服藥,發發汗就好了。”

隨即開了個方子,都是些常見的解表散寒的中草藥。

陳山不敢怠慢,立刻去鎮上抓了藥,回來按時按點地煎給妻子喝。

然而,三四服藥灌下去,李秀的病情卻依舊沒有起色,咳嗽反而更厲害了,有時甚至咳得喘不上氣,臉色也愈發蒼白。

王郎中再來看過一次,也隻是搖搖頭,換了下方子裡的兩味藥,依舊不見效。

陳平安守在母親床邊,看著她虛弱的樣子,聽著她壓抑不住的咳嗽聲,心裡如同被揪著一般難受。

焦急萬分。

王郎中的醫術顯然是指望不上了。

繼續這樣下去,母親的身體恐怕會越來越差。

去鎮上請大夫?

且不說花費巨大,鎮上的大夫水平又能高明多少?也未必就能藥到病除。

情急之下,唯一的希望,再次落在了腦海中那座無聲的圖書館上。

夜深人靜,守在母親身邊。

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意識沉入圖書館的醫學區域。

輸入母親的症狀:咳嗽、怕冷、頭痛、乏力、喉嚨沙啞、精神萎靡…

相關的古代醫案、病症分析、治療方略如同潮水般湧現。

風寒感冒的辨證施治,不同體質的用藥禁忌,食療調理的各種方法,日常護理的注意事項…

雖然許多高深的理論和複雜的方劑他目前還無法理解,更不敢貿然使用。

但通過仔細比對母親的具體症狀——咳嗽劇烈但似乎痰不多,畏寒明顯,舌苔發白,脈象他偷偷學著郎中樣子摸過,感覺跳動無力)虛弱…

結合圖書館中關於“風寒夾虛”證型的描述。

一個推測漸漸在他心中成型:

母親這次生病,恐怕不僅僅是單純的外感風寒,很可能還夾雜著本身“體虛”的底子。

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何一味發汗解表的藥難以見效,甚至可能因為耗傷正氣而導致病情反複。

不能再單純驅邪了,必須兼顧扶正。

可是…如何扶正?

開藥方?他不敢。人命關天,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

那…從更安全的方麵入手?

食療。

護理。

圖書館裡關於風寒夾虛的食療方子倒是不少。

他仔細篩選著,尋找那些藥性平和、材料易得、不容易出錯的方子。

生薑紅糖水?可以驅寒暖身。

蔥白豆豉湯?可以發散風寒。

似乎都對症,但好像還不夠…

目光落在一條關於“紫蘇葉”的記載上。

“紫蘇葉,性溫,味辛。能發散風寒,行氣和胃…”

藥性相對平和,不像麻黃桂枝那麼峻烈。

而且…陳平安心中一動,他記得屋後山坡上就長著不少野生的紫蘇,葉子邊緣帶點紫色,氣味很特殊,村民們有時也會采來當調料或泡水喝,隻是不知道它真正的藥用價值。

用這個,應該不會引人懷疑。

再配合生薑、蔥白、紅糖,熬成一碗驅寒暖身、又能稍稍理氣的“食療湯”,或許可行?

除了食療,護理也很重要。

母親現在體虛畏寒,保暖是第一位的。

但也不能完全捂著,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反而有助於病情恢複。

飲食上,油膩生冷的肯定不行,得吃些清淡易消化的,比如…小米粥,最是養胃氣。

一個初步的“治療方案”更準確地說是護理和食療方案)在心中形成。

第二天一早,趁著父親去熬藥的功夫,陳平安悄悄跑到後山,采摘了一小把新鮮的紫蘇葉,藏好帶回。

找到正在灶房忙碌的父親。

“爹。”

“嗯?平安,啥事?你娘好些沒?”陳山布滿血絲的眼睛裡滿是愁容。


最新小说: 赤紅之瞳,DNF雙體聖女紀行 如歌:新疆石河記憶 擬真世界,我玩重甲 直男超甜,男主瘋狂獻上女主劇本 1949璃院繁星 重逢夜,被太子爺親紅溫了 重生官場:我真的不想再升職了 王妃,請自重 抗戰之鐵血少英雄 重生後,我被美女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