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格律之內覓真意_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2章 格律之內覓真意(1 / 2)

縣尊大人的“關注”如同懸在頭頂的一把無形之劍,讓方敬儒先生對陳平安的考前輔導愈發上心,也愈發嚴格。

尤其是那被視為科舉敲門磚的八股文,更是成了每日操練的重中之重。

經曆了上次的瓶頸和老師的點撥,陳平安心態已然轉變。

不再將那死板的格式視為洪水猛獸,也不再一味地追求在文中塞入自己那些“驚世駭俗”的現代思想。

而是開始真正沉下心來,學習如何在“鐐銬”之內,跳出最符合“規矩”的舞蹈。

方先生的要求是:先求形似,再求神似,最後才是…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嘗試融入一絲屬於自己的東西。

於是,陳平安再次捧起了那些經典的八股範文,以及方先生自己當年的得意之作。

這一次,不再是帶著批判和審視的眼光,而是像一個虔誠的學徒,仔細揣摩著其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的起承轉合。

“破題,為何如此簡練,卻能直指核心?”

“承題,如何做到既呼應破題,又為下文張本,還不顯得重複?”

“起講,如何才能開宗明義,氣勢恢宏,引人入勝?”

“中間四股的對仗,如何才能既工整典雅,又自然流暢,不顯生硬?”

“束股收尾,又該如何照應全文,餘音繞梁?”

一個個問題在腦海中盤旋,又在圖書館浩瀚的資料和方先生的講解中,一一找到答案。

漸漸地,他對八股文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表麵的格式要求上。

而是開始嘗試去理解其內在的邏輯。

那看似死板的“起承轉合”,其實也蘊含著一種嚴謹的論證結構。

如同後世的議論文,先提出觀點破題),再承接闡釋承題),然後展開論述起講、入手),通過正反對比、層層遞進中間四股),最終得出結論,回應主題束股)。

隻不過,這種論證,必須用聖賢的語氣,引述聖賢的言論,來表達“聖賢”的觀點。

所謂“代聖人立言”,便是如此。

想通了這一層,陳平安再動筆練習時,感覺似乎…順暢了不少。

不再是之前那種處處受製、彆扭不堪的感覺。

而是像在參與一場有明確規則的文字遊戲。

雖然規則苛刻,但隻要摸清了其中的門道,依舊有輾轉騰挪的空間。

他開始嘗試,在嚴格遵循格式的前提下,變通地融入一些自己對經義的獨特理解。

這種理解,自然不能是那些驚世駭俗的現代思想。

而是要從圖書館裡那些曆代大儒對經典的深度解讀、不同流派的觀點碰撞中,提煉出既有新意、又不至於離經叛道、且能用典雅古文包裝起來的“亮點”。

比如,方先生今日布置的題目是《論語》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是儒家“仁”道的經典闡釋。

尋常的作法,無非是圍繞著“推己及人”、“忠恕之道”這些老生常談的觀點來展開。

陳平安破題承題之後,在起講部分,卻subty地引入了一個新的角度。

“……夫仁者,人也。二人相與,方成其仁。故推己之心以待人,乃成仁之始基。然,僅僅推己之‘不欲’,尚不足以儘仁道之全。蓋‘不欲勿施’,乃消極之不為惡;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是積極之為善,是更高層次之追求也…”

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進行對比,點出後者在境界上的提升,視角頗為新穎。

接下來的股比中,更是圍繞著“積極為善”這一核心,旁征博引當然,引的都是這個時代存在的經典),論述了讀書人不僅要獨善其身,更要兼濟天下的道理。

雖然行文依舊帶著些許模仿的痕跡,對仗也偶有生硬之處。


最新小说: 末世:從副縣長開始重建華夏 港綜:從我愛黃金開始 校花逼婚,我的天動萬象藏不住了 七零,四年後巧遇前任被團寵 八百塊,買了個修真界 被S級alpha們包圍的直男 全民氪命:化身死神救濟天下女神 無人區:開局肉身點滿 絕世唐門之龍熊鬥羅 病嬌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