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波折雖然耽擱了一些時間,但好在並未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一行人強打精神,加快了趕路的步伐。
終於,在日頭偏西,晚霞染紅了半邊天的時候,青溪縣那相對巍峨的城牆輪廓,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儘頭。
“快看,到縣城了。”
隊伍中有人發出一聲歡呼,疲憊的臉上都露出了幾分喜色。
陳平安也抬起頭,望向那座在夕陽下顯得有些古樸滄桑的城池。
青磚砌成的城牆,雖然比不上前世那些大都市的鋼筋水泥森林,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得上是頗具規模的建築了。
城門樓上,“青溪縣”三個遒勁的大字,在霞光映照下,依稀可見。
這便是他即將踏上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戰場。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城門口進進出出的行人、牛車、挑著擔子的貨郎也漸漸多了起來。
空氣中,也開始彌漫開一股與鄉村截然不同的、略顯喧囂和駁雜的氣息。
這是陳平安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小河村的範圍,進入一個相對繁華的城鎮。
之前雖然也去過幾次青溪鎮,但鎮畢竟是鎮,與縣城相比,無論是規模還是繁華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穿過略顯擁擠的城門洞,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
一條寬闊的青石板主街,向著城內延伸而去。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旗幡招展。
有賣米麵糧油的,有賣綾羅綢緞的,有打鐵製器的,也有酒樓茶肆,香氣陣陣。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車馬粼粼,叫賣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鬨。
雖然這份熱鬨,與陳平安記憶中前世都市的喧囂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但置身其中,感受著這份獨屬於這個時代的市井煙火氣,依舊讓他感到有幾分新奇。
同行的陳勝和李真兩個少年,更是看得眼花繚亂,不時發出一兩聲驚歎。
就連幾位長輩,也是東張西望,對眼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平安,咱們先去找客棧住下吧。天色不早了,得趕緊安頓下來。”陳山拉了拉兒子的衣袖,提醒道。
“嗯,爹說的是。”陳平安點點頭。
他們在來之前,已經通過村裡一位曾在縣城做過短工的遠房親戚,打聽到了一家價格相對公道、也還算乾淨的客棧,叫做“悅來客棧”。
一行人按照打聽來的路線,穿過幾條略顯狹窄的巷子,七拐八拐之後,終於在一條相對僻靜的街道旁,找到了悅來客棧的招牌。
客棧不大,兩層的小樓,門口掛著兩盞寫著“悅來客棧”的燈籠。
店小二見他們一行人背著考籃,便知是來趕考的學子,很是熱情地迎了上來。
“幾位客官,是來住店的吧?趕巧了,咱們店裡還有幾間上房,乾淨又清靜,最適合讀書人歇息了。”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陳山做主,要了兩間通鋪的大房,一行七人正好住下。
雖然簡陋了些,但價格實惠,對於他們這些農家出身的考生來說,已經算是不錯了。
安頓好行李,簡單洗漱一番,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眾人腹中饑餓,便在客棧一樓的大堂裡,要了些簡單的飯菜充饑。
客棧的大堂裡,此刻已經坐了不少人。
大多是和他們一樣,從各鄉鎮趕來參加縣試的童生及其家人。
一時間,大堂內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考生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高談闊論。
討論的內容,自然都離不開即將開始的縣試。
“哎,聽說了嗎?這次縣試的主考官,還是咱們縣尊張大人。張大人可是出了名的鐵麵無私,想要在他手底下蒙混過關,怕是難嘍。”
“可不是嘛。而且聽說張大人最是看重策論,若是能在策論上寫出些真知灼見,說不定能得他青眼。”
“策論?那可就難了。我等平日裡讀的都是聖賢文章,於這經世致用之學,實在是不甚了了啊。”
“誰說不是呢。不過,我倒是聽說,這次縣試,有個了不得的人物也要參加。”
“哦?哪個了不得的人物?莫非是府城哪位名師的弟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