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陳平安,從容回答。
“考成法,已步入正軌。一體納糧,也已,有了章程。”
“後續之事,隻需,按部就班,便可。”
“朝中,有李閣老,王尚書等,國之棟梁,足以,主持大局。”
“臣,才疏學淺,不敢,再,竊居高位。”
他,頓了頓,又說道:“而且,臣,近日,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來聽聽。”
“陛下,後宮喜得皇子,乃是,國之大幸。”
“但,國本之固,在於,教化。”
“儲君之賢,在於,啟蒙。”
“臣,以為。與其,在朝堂之上,處理,繁雜的政務。不如,靜下心來,為,新生的皇子,以及,未來,可能誕生的諸位皇子,編撰一套,可以,教導他們,如何,成為一代明君的,啟蒙教材。”
“臣,隻願,保留,翰林院侍講學士一職。”
“做一名,安靜的,教書先生。”
“為我大夏,培養,未來的,希望。”
一番話,說得,是何等的,清高。
何等的,淡泊名利。
他,在,自己功勞最大,權勢最盛之時,選擇了,激流勇退。
放棄了,所有,唾手可得的,權力。
隻,為了,去當一個,看似,毫無實權的,教書先生。
這份,胸襟。
這份,氣度。
讓在場所有,自詡為“清流”的官員,都感到,自慚形穢。
大殿之上,李默,王陽明,看著陳平安,眼中,是,無儘的讚歎。
他們,知道,陳平安,此舉,是何等的,高明。
以退為進。
他,放棄了,那些,具體的,會得罪無數人的差事。
卻,選擇了一個,可以,直接影響,未來所有皇子,影響,未來國本的,位置。
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龍椅之上,景泰帝,看著下方,那個,平靜的少年。
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他,如何,會看不出,陳平安的,真實用意。
他,也知道,這,是陳平安,在向他,表露心跡。
表明,他,絕無,成為權臣的野心。
表明,他,所做的一切,都隻是,為了,這個國家,更好的未來。
一個,如此,有才華,有手段,卻又,如此,懂分寸,知進退的臣子。
夫複何求。
“好。”
景泰帝,站起身。
他,親自,走下禦階。
來到,陳平安的麵前。
“朕,準了你所有的請求。”
他,看著陳平安,一字一句地說道:“官職,差事,朕,可以,不給你。”
“但,朕,要給你,一個,名分。”
“一個,足以,匹配你,今日之功,與,未來之責的,名分。”
他,轉過身,麵向滿朝文武。
用一種,前所未有的,莊重的語氣,宣布道:
“傳朕旨意。”
“自今日起,陳平安,便是我大夏,所有皇子的,老師。”
“朕,賜其,‘帝師’之號。”
“其位,在三公之上。”
“其言,如朕親臨。”
“見官,大一級。”
“入朝,可,不拜。”
“上殿,可,帶劍。”
一道道,石破天驚的旨意,從景泰帝的口中,發出。
整個大慶殿,鴉雀無聲。
所有的大臣,都,被皇帝這,史無前例的恩寵,給,徹底驚呆了。
帝師。
位在三公之上。
言如皇帝親臨。
這,已經,不是臣子了。
這,幾乎,是,與皇帝,並肩而立的,存在。
陳平安,也愣了一下。
他,沒想到,皇帝,會給他,如此,一個,尊貴到,無以複加的,名號。
他,正要,開口推辭。
景泰帝,卻擺了擺手。
“不必多言。”
“這是,你,應得的。”
“也是,朕,心甘情願,給你的。”
他,看著陳平安,眼中,是,全然的,信任。
陳平安,看著皇帝,那不容置疑的眼神。
最終,深深地,躬身一拜。
“臣,領旨。”
從這一日起。
陳平安,這個名字,便與,一個,全新的稱號,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
帝師。
一個,足以,讓整個大夏王朝,都為之,仰望的名號。
喜歡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請大家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