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淡笑一聲:“既然取之於民,那便用之於民。”
“廣武、狄道、安樂三縣百姓深受匪寇所害,衣食困苦。傳令,將這些糧食運回去,開倉放糧,賑濟饑民。”
“金銀帶回,用以撫恤傷殘兵卒、救濟孤寡老弱。”
“至於珍寶賞玩,充入府庫之中,留待日後取用。”
“不韋,你來處置此事。”
“是,下官聽令。”沈不韋連忙應下。
待一切事畢,高楷走出中軍大營,四下環顧,沉聲道:
“傳我軍令,將降兵打散安置,不要彙聚在一處,以免發生嘩變。”
他本部兵卒不足兩千,收編的降兵卻超過兩萬,若不小心謹慎,萬一生出變故,那可就陰溝裡翻船了。
“得令。”傳訊兵匆忙奔走呼告,過不多久,便見全軍服飾混雜,交錯排列。
“不錯。”高楷點頭道,“即刻起行,返回金城。”
以他為中心,軍令一層層地傳遞開來。不一會兒,鳴金聲響徹山穀,大軍緩緩前進。
而金城之中,收到大軍凱旋的消息,已是一片歡騰。
“佛祖保佑!”張氏更是喜不自勝,忍不住落下淚來。
蘭桂跟著念佛,與有榮焉:“恭喜夫人,您可算是苦儘甘來了。阿郎這般英明神武,又事事孝順,您享福的日子還長著呢!”
張氏破涕為笑:“承你吉言,同喜!”
蘭桂忽而說起一事:“夫人,阿郎已經雙十年華,本是娶妻生子的年紀。為著守孝,才耽擱了婚姻大事。”
“如今孝期將滿,也該打算起來了。”
“雖不能即刻成婚,卻可先行相看,挑選適宜人家的小娘子,若能得夫人與阿郎滿意,也可定下婚約。”
張氏連連點頭,大為讚同:“阿彌陀佛,多虧你提起。我這兩年,沉浸在喪夫之痛中,險些忘了這一件大事。”
“你說的在理,是該相看起來了。我就楷兒一個獨子,早些讓他成婚,綿延子嗣,才是最要緊的。”
“你可暗中留意著,城中哪些人家的小娘子,不管她根基富貴,隻要品格與模樣周正的,都來告訴我。”
“等楷兒回來了,我再和他商議一番,總要他自己滿意才好。”
“是。”蘭桂笑道,“自古婚姻大事,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人倒是先考慮阿郎的心意。”
張氏搖頭一笑:“楷兒是我從小養大的,我怎能不知他的性情,最是個有主見的。”
“我若自作主張,討了個他不喜歡的媳婦上門,夫妻倆感情不睦,豈不是我的罪過。”
“我隻相看一番,他的媳婦,還是留待他自己拿主意吧。”
蘭桂笑著附和幾句,便出了後院,去辦夫人交待的事宜。
府中一眾丫環仆役見了她,一個個笑臉以對,格外地討好籠絡,絲毫不敢怠慢。
更有外頭前來拜見夫人的,少不了奉上一二禮物,指望她在夫人麵前說幾句好話,搭上阿郎的青眼,謀個前程。
她都一一含笑對待,卻不輕易答應。
托賴阿郎連戰連捷,眼看著蒸蒸日上,不知多少從前怠慢的人家,後悔不已,巴望著彌補過錯。
連帶著她,也越發地體麵起來。
她心中萬分慶幸,當初危難之時,選擇留下侍奉夫人,這才換來現在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