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驍點頭附和:“此城易守難攻,數百年來不曾陷落。隻需千餘守卒,便可擋十萬大軍。”
楊燁擰眉歎道:“我等兵馬,不過三千之數,如何攻下此城?”
眾人皆無法可想,正默然時,忽見夏侯敬德拱手道:“主上,我曾為昌鬆城門小吏,駐守數年,知曉一處破綻,願為先鋒,攻下此城。”
“好!”高楷大笑一聲,“若能得勝,敬德當居首功。”
“謝主上!”話不多說,夏侯敬德當即率領五百精兵,借助山林掩映,悄然渡過護城河,來至甕城之外。
而這一切,昌鬆守將張敦懵然不知,正於府衙之中高談闊論。
“聽聞趙將軍兵分兩路,一路兵圍廣武,一路攻掠枹罕,一旦得勝,便可直趨金城,兩麵夾擊,置高楷於死地。”
“著實用兵如神,縱然孫武在世,也不過如此。”
下首,一郎將拱手附和:“有大將軍坐鎮前方,攻城掠地,大王可高枕無憂,於城中靜候捷報即可。”
張敦為涼帝張雍族弟,深受信重,獲封武威郡王,鎮守昌鬆,督運糧草輜重,襄助趙元謙攻克蘭州。
聞言,他大笑一聲,正色道:“如此甚好,趙將軍為我大涼奮勇廝殺,開疆擴土,我等坐鎮昌鬆,卻不可懈怠。”
“一應糧草輜重,務必料理周全,按時運達,不得有誤!”
“是!”郎君肅然應下,“末將時刻不敢或忘,必定萬無一失,大王儘管放心。”
張敦微微頷首,轉而提起一事:“數日前,衍一真人千裡傳音,言語有一支敵軍,翻越琵琶山,欲突襲昌鬆,斷白亭戍糧道。”
“你連日來巡視四方,可有察覺敵軍蹤跡?”
“末將未曾察覺蛛絲馬跡。”郎將搖了搖頭,疑惑道,“衍一真人是否推算有誤?”
張敦斷然搖頭:“衍一真人法力廣大,神機妙算,必然無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郎將頷首笑道:“大將軍早有防備,琵琶山三戍,皆有伏兵,等候敵軍自投羅網。”
“依末將看來,縱然敵軍涉險深入,也過不了琵琶山,遑論攻下昌鬆。”
“或許,其等已然暴露,遭伏兵鎮殺,甚至葬身豺狼虎豹之口,墜落萬丈懸崖之下,也未可知。”
張敦點頭一笑,忽而鄭重道:“縱然敵軍不至,也不可放鬆戒備,以免陰溝中翻船。”
“是!”郎將躬身應和,心中卻是搖頭。
大王也太過膽怯,昌鬆城屹立數百年,從未陷落,縱然十萬敵軍突襲,也不過損兵折將,徒勞無功。
隻需派遣千餘人把守,便可安然無恙,何須興師動眾,謹小慎微。
然而,他心中所想,卻與口中所言截然相反。
“大王深謀遠慮,實為我大涼之福。”
“末將必以大王馬首是瞻。”
張敦大笑道:“如此甚好,待斬殺高楷,拿下蘭州,這偌大的隴右道,不過探囊取物,儘歸我大涼麾下。”
“屆時,我大涼鐵騎可縱橫關內道,直取長安,掃除群雄,大業可期!”
郎將與有榮焉,躬身笑道:“天助我大涼,必能覆滅大周,統一天下。”
一番話,惹來滿堂喝彩,眾人皆出言附和,個個錦心繡口,誇耀不斷。
張敦自是誌得意滿,忙令美姬獻上樂舞,又讓管事呈上大魚大肉,美酒佳肴,與眾人一道推杯換盞,大吃大嚼。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