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史謬讚!”張釗意態謙遜,“末將廝殺日久,對於殺伐煞氣,有些許感應。”
“便如馮長史,飽讀詩書,文思泉湧,可出口成章。”
“原來如此!”馮睿笑讚,“張將軍,實乃大王福星。”
此前,張釗便數次於亂軍之中,救出劉競成,方才升為心腹愛將。
劉競成笑道:“你二人,為我左膀右臂,正該齊心協力,共舉大事。”
“是!”
君臣三人過轅門,進中軍大帳,各自安坐。
劉競成看一眼堪輿圖,麵露憂色,“此次出兵,孤本打算先取潼關,再奪長安。”
“隻是,事與願違,竟讓高楷捷足先登。”
“諸位可有良策,打破僵局?”
潼關落入敵手,數萬大軍在此遷延日月,徒勞無功,必然軍心大跌。
另外,他勞師遠征,糧草供應困難,本想拿下永豐倉,以作補充。
如今,卻是竹籃打水,落得進退兩難的境地。
馮睿拱手道:“大王勿憂,潼關難攻,卻不必死磕,可另謀出路。”
“不如派遣大軍,從蒲州進發,經蒲津渡,過黃河,直取同州朝邑。”
“可!”劉競成點頭讚同,“便派一萬兵馬,去蒲津渡。”
張釗建言道:“大王,兵貴神速,須得即刻進軍,出其不意,以免高楷有所察覺。”
劉競成正要開口,忽見馮睿低笑道:“張將軍所言有理。”
“大王不如讓康紹利,率一萬兵馬,去蒲津渡。”
“想來,突厥騎兵弓馬嫻熟,武藝精通,必能一舉得勝。”
劉競成心領神會,笑道:“此言正合我意。”
突厥狼子野心,覬覦中原,他早有忌憚。
即便始羅可汗派兵相助,他也不會全然信任。
如今,正可驅使康紹利渡黃河,奪同州,打開局麵。
這樣一來,就算高楷發覺,提前設伏,死的也是突厥人,對他來說毫發無損。
張釗欲言又止,暗道:兩家聯軍,須得戮力同心,才能旗開得勝,怎可互相算計?
本想勸諫,卻見劉競成神色堅定,隻能閉口不提。
“大王屢次敗給突厥,畏之如虎,唉!”
馮睿倏然提起一事:“大王,除卻蒲津渡,從武關進發,也可攻入長安。”
劉競成頷首:“命虢州刺史,率五千兵卒,攻打武關。”
若能拿下武關,便可占據商州,經藍田,兵臨長安。
“是!”
張釗建議道:“蒲津渡、武關,這兩路兵馬,須得攻其不備,方能得勝。”
“大王正可在此坐鎮,佯攻潼關,牽製高楷,以作掩飾。”
劉競成點頭一笑:“孤正有此意。”
……
趙軍大營三裡外,突厥騎兵駐紮於此,一麵狼頭纛迎風狂舞。
康紹利收到劉競成軍令,不疑有他,即刻點齊兵馬,過風陵渡,前去蒲州。
蒲州刺史早早接到密令,殷勤侍奉。
對康紹利所求糧草輜重,乃至酒肉一概應允,雙手奉上。